第131章 有人說,林書記大言不慚(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瑞沙的進一步提問。
縣裡這幫人,有的人幸災樂禍,也有人很擔心。
林宇說道:“還是金書記剛才的話,我們要認清那雲是山區的現實,搞一些小工業可以,但是想搞大規模工業生產,這基本上是不可能,運費都能給成本增加百分之十以上。”
眾人暗暗點頭,這說明林宇其實很清醒,沒有盲目搞大工業,不然市裡隨便也搞一樣的企業,那雲這邊就得衰落,最後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
即使搗衣口市不搞,滇南那邊不搞嗎?
聖州那邊不搞嗎?
市場與成本就在那裡,總不能讓企業虧本吧?
接下來就是那雲政府再稅收上一步步退讓,緊接著就是給工人降薪。
你不能有意見,不然人家企業就走。
林宇繼續說道:“所以,我們要做就要做獨特東西,別人模仿不來的東西;也可以做高附加值的東西,以此沖淡運輸的問題。”
這兩樣東西誰都想擁有,一個科技企業就能養活那雲綽綽有餘,一個名牌酒水也可以,但是那雲有這些東西嗎?
“說說看!”金瑞沙問道。
“從大方向上看,農村和小城市是生活和農業,主打的是慢生活和文化沉澱;大中城市是工業和大貿易,主打的是快節奏和科技。”林宇再次點出自己的思路。
“所以,你要走文化道路?”郝市長問道。
“對,高附加值的東西大體就兩樣,一是文化,二是科技,我們搞不來科技和工業。”
金瑞沙讚賞道:“這是一個聰明的做法,所以你做那雲山和天湖旅遊專案,這能給那雲帶來人氣和收入。可這也是建立在你和莫小敏還在的情況,你們要是不在了,這份人氣也會失去,你不可能永遠養著那雲吧?”
這其實也是那雲縣頭頭腦腦害怕搞大專案的原因,林宇一走,人氣下滑,後面的領導裡外不是人。
林宇自信一笑,“所以,我搞得不是單純的旅遊,而是文旅,一個地方有了獨特的文化,只要文明不斷絕,那就有源源不斷的人氣。”
“何種文化?錦布?繡球?山歌?”石勇發出疑問。
林宇哂笑,“這些都是老祖宗的東西,我們固然要繼承,可就靠這個吃老本,能吃多久,我們要有新的文化?”
“新文化?創造新文字?”有個聖州來的官員笑道。他就是交通廳廳長將萬山。
林宇這兩天把他打得措手不及,讓他氣得牙癢癢的。
林宇剛才也是認識這個人了,對其還是很感激的,一點也不生氣。
“您覺得文化是什麼?”
林宇也等他回答:“文化其實就是一種認可,一種約定成熟態度,文字只是用來記載而已,不能代表文化的本身。”
“那雲有什麼新鮮事物值得記載?可以被當成一種文化,並且流傳下去?”
“莫小敏算不算?”林宇問道。
姜萬山點點頭,“莫小敏肯定成為一個大歌星,也算一個獨特的資源,要是她代言任何那雲的產品,確實在一段時間內紅火。不過,咱們不能使勁對她薅羊毛,不然會被歌迷反噬。”
“莫小敏不僅僅是一個人,也是一個文化符號。”
“哦!說說看。”姜萬山眉毛挑動。
林宇的這個說法也引起了很多人興趣,想聽聽他的看法。
林宇道:“只要莫小敏繼續紅火下去,她的勵志成長故事就會有大量的人認可。她生活過的地方、吃過的食物、穿過的衣服款式等等,這些都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到時候會吸引無數的粉絲,我們可做的周邊文章就太多了。”
金瑞沙點點頭道:“名人故居,生活痕跡確實算一個文化符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