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同心協力 旱災過去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的糧食和藥品被籌集起來。一輛輛裝滿物資的馬車浩浩蕩蕩地朝著北方進發,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這些物資承載著獨孤默曦外祖父家的關愛與支援,源源不斷地送往望澤鎮,為鳳無期緩解燃眉之急。
而在京城的朝廷,面對鳳無期的請求,官員們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官員認為,國庫空虛,實在難以拿出更多的糧食;但也有官員指出,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不及時救助,恐怕會引發更大的危機。最終,在一番權衡之後,朝廷決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地調配糧食和藥品,送往望澤鎮。這場跨越千里的救援行動,在各方的努力下,緩緩拉開了帷幕,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望澤鎮能早日擺脫這場災難的陰霾。
在各方齊心協力的援助之下,滿載著希望的糧食和藥品,如同生命的溪流,源源不斷地朝著北方奔湧而去。一輛輛馬車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艱難前行,車轍深深地印在土地上,彷彿是在書寫著這場救援行動的艱辛與堅定。每一袋糧食、每一盒藥品,都承載著無數人的牽掛與期盼,它們跨越山川河流,穿越漫長的路途,只為給深陷苦難的北方災民送去生存的希望。
隨著這些珍貴物資的抵達,北方望澤鎮的災情逐漸得到了緩解。曾經餓得奄奄一息的災民們,在糧食的滋養下,漸漸恢復了些許生機。孩子們不再因飢餓而哭鬧不止,大人們的臉上也開始有了血色,眼中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那些被疫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在藥品的治療下,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痛苦的呻吟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對救助者的感激之聲。
就在人們以為苦難即將過去的時候,命運似乎也被這份堅持和希望所打動。天公作美,彷彿聽到了老百姓那痛苦的哀嚎,終於做出了回應。原本萬里無雲、熾熱如火的天空,漸漸聚集起厚重的烏雲。這些烏雲如同巨大的棉花團,層層疊疊地堆積在一起,遮天蔽日。隨後,細密的雨點從雲層中紛紛灑落,起初只是淅淅瀝瀝,打在乾裂的土地上,揚起一陣塵土。但很快,雨勢逐漸變大,雨滴變得又大又密,噼裡啪啦地砸向大地。
乾裂的土地貪婪地吮吸著這來之不易的甘霖,一道道裂縫慢慢被雨水填滿,彷彿是大地在盡情享受著這場生命的洗禮。乾涸的河流也開始恢復生機,涓涓細流匯聚在一起,形成了潺潺的溪水,歡快地流淌著。田地裡,原本枯萎的莊稼在雨水的滋潤下,竟然奇蹟般地開始返青,嫩綠的新芽從枯黃的秸稈中鑽了出來,彷彿在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這場大旱終於成為了過去式,望澤鎮的百姓們從絕望的深淵中被拉了回來。傾盆大雨中,百姓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感恩,紛紛跪地,淚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互相擁抱著自己的親人,孩子,順著臉頰肆意流淌。他們的衣衫早已被雨水浸透,卻渾然不覺。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顫抖著雙手,朝著三皇子鳳無期所在的方向,重重地磕下了頭,聲音哽咽地說道:“三皇子殿下,是您救了我們全家,這份恩情,我們無以為報啊!” 他的身旁,一位身形消瘦的中年漢子,滿是老繭的手用力地捶打著地面,放聲大哭:“要不是鎮南將軍府的援助,我這條老命早就沒了,將軍府的大恩大德,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人群中,還有許多人朝著縣令鄭廉明辦公的縣衙方向,長跪不起。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大聲喊道:“鄭大人,從旱災開始,您就一直陪著我們,沒日沒夜地為我們操勞,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眾人紛紛附和,哭聲、喊聲在雨中迴盪,那是他們對救助者最真摯的感激。
他們知道,這場災難能夠度過,離不開三皇子鳳無期的努力,離不開縣令鄭廉明的堅守,離不開鎮南大將軍府的援助,更離不開百年世家河東穆氏的慷慨相助。這份恩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