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格物司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武都郡的新部門,格物司。
就在功曹班房旁邊,單獨有一個院子。劉平召集了下辨縣內各手工業內,比較出名的工匠。除此之外還有武都郡郡府的工匠。
大大小小一共四五十號人,男性居多,只有兩個女人。
劉平將他們召集過來主要是認識一下,然後所有人都登記造冊。按照劉平的想法,這些工匠都必須要在格物司登記,然後根據能力分等級。
不過眼下還用不到,先登記了再說。
登記完了之後,每個人每月郡府衙門會補貼一石糧食。原本不太願意登記的人,也沒有了牴觸心理。
整個下辨縣內,最有名的巫醫百工之人,有兩位。
一位名叫梅友,是一名郎中。中醫基本上都是全科,有所擅長,但基本上什麼病都能看。梅友最擅長治療跌打損傷,一手正骨絕學整個武都郡無人能出其右。
另外一位則是一名女子,今年不過雙十年華,相貌雖然普通,但是據說女工做的特別好。這女人姓黃,沒有大名,相熟都叫黃大妮。
武都郡自己本身有的工匠則都是老油條,沒什麼能拿出手的。再一個,武都手工業不發達,所以並沒有工官負責管理這些工匠。這些工匠們也沒有什麼進取心,就是混吃等死罷了。
在手工業發達的郡府、縣城,朝廷都會設定工官的職位。一來管理工匠,二來徵收這些匠人的稅賦。
格物司基本上就是把工官的活拿過來了,同時也兼任技術革新的任務。當然這一點也就是劉平自己知道,其他的人他都沒有說。
全部工匠登記完之後,便各自離去。劉平單獨留下來了三個人。
郡府的一位老木匠、下辨縣有名的鐵匠還有一位則是那黃大妮。
老木匠今年五十來歲,姓李,李木匠。他自己帶了幾個徒弟,算是郡府衙門木匠這一塊的話事人。
鐵匠是個三十多歲的壯漢,名叫張也,渾身都是腱子肉,不打鐵還當兵也是一塊衝鋒陷陣的好材料。
劉平留下這三個人,自然是有事情要交代他們。
“你們不用緊張。”劉平看著有些緊張的三人,面帶微笑的說道:“吾有些事情讓你們去辦,所以才將你們留下來的。”
三人聽了,表情都輕鬆了不少。
李木匠大著膽子問道:“劉功曹,有什麼事情您說,我等一定照辦。”
劉平點點頭道:“李木匠,還有張鐵匠,吾找你們二位其實是想跟你們研究一下,能否改進一下如今的耕犁。”
如今的耕犁,是直轅犁,西漢的時候就發明出來了。在這之前,用的還是耒耜。直轅犁的出現,可以說是極大的提高了農耕文明的生產力。
劉平想要做的,就是看能否將直轅犁改成曲轅犁。曲轅犁唐朝的時候才發明出來,一直沿用至清都沒有太大的改動。這足以說明曲轅犁的厲害。
但是劉平並不懂怎麼改進這玩意。他對曲轅犁的印象全都來源於高中課本上的介紹。據唐朝人陸龜蒙的《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11個用木頭或金屬製作的部件組成。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
就這麼寥寥幾句話,具體這曲轅犁是什麼樣式,怎麼把這些部件改進,他就不知道了。他倒是在歷史書上看到過曲轅犁的圖片,但是那會兒誰也沒想到能夠穿越啊,沒記住。
他找來李木匠和張鐵匠,就是希望這些手藝人能夠憑藉他記住的這幾句話把曲轅犁給做出來。劉平覺得,這種事情只要有了方向,肯下功夫肯花錢,早晚都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