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主要負責具體的軍事策略執行,聽起來跟參軍很像,但是軍師還有一個職責,就是要隨軍出征。像荀彧、諸葛瑾、司馬朗等這些人,都帶著軍師的官職。而且這個職位其實很高,秩比兩千石。再往前一步,就是帝國高官序列了。

徵事,主要在徵,也就是徵兵的意思。當然也不光光是徵兵,還包含一部分軍務的處理以及目前比較重要的軍屯事務。

少史,可以理解為丞相府的檔案管理員。跟他差不多的定位的還有主簿,主簿可以理解為丞相班房的記錄員。這兩個官職一個負責記錄整理相應的材料、卷宗,一個負責登記、儲存,分類。

掾屬則是丞相班房裡最多的,也就是具體配合劉平處理政務的人。可以這麼說,只要進了丞相班房,那就是掾屬了。

門下督,丞相班房的保安隊長。

從品級上來說,這些官職其實都一樣。但是在具體實行的時候,肯定不可能都一樣的。長史的地位肯要比門下督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目前劉平的班房內,地位最高的是長史、參軍和軍師三個職位。剩下的,除了門下督,地位都差不多。

今年科舉考進來的三十個考生,進來之後,基本上都是從掾屬開始幹起來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之後,會根據他們各自的能力特點,做出調整。

比方說李律和賈穆兩個人,就很適合做軍師、參軍這些職務。張既、董川這樣的顯然是長史的好人選。

劉平看著三十個人資料,最後將目光停在了徐幹的資料上。

說實話,簡雍看好的四個人裡面,這徐幹的名頭其實是最大的。根據酌君酒樓那邊的情報來看,這徐幹在當地可是非常有名的讀書人,甚至曹操多次徵辟,只不過這徐幹一直沒有願意罷了。

這一次也不知道為什麼徐幹會過來參加科舉,酌君酒樓那邊還在調查。

事實上,這一次原定的榜首,就是徐幹,是劉平看了他的卷子之後,給他將名次給往後排了。

徐幹是北海郡劇縣人,也就是後世山東壽光人。根據簡雍的那邊的情報,這哥們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誦文數十萬言”。這比起各位讀者老爺動輒幾千萬字閱讀量起步相比,肯定是差了不少。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那就很誇張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徐幹應該也是世家出身。不過情報上也說了,徐幹家裡很窮,那麼可以確定的是,這位是寒門士子。

等到徐幹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做到:“五經悉載於口,博覽傳記,言則成章,操翰成文。”

跟徐幹相比,其他人在文化素養上,實在是差了很多。而且這個徐幹文章也寫的極為漂亮,劉平看了徐幹的試卷,那文章寫的,花團錦簇都不能形容萬一。

當時負責閱卷的虞應、司馬防、諸葛玄、皇甫嶐全都對這位徐幹徐偉長非常看好,點了他的頭名。

但是!

既然徐幹不是頭名,那就肯定有但是了。劉平在看了他的卷子之後,以一句華而不實的評價,將他的頭名給拿了,不光拿了,還給踢出了前十。

劉平之所以對這個徐幹感興趣,是因為劉平記得這個人的名字。還是那句話,能讓穿越者記住的名字,那肯定都不一般。

一開始劉平想不起來這人幹嘛的了,後來看到簡雍那邊的情報,說曹操多次徵辟過這人,劉平才想起來。

這位,建安七子之一啊。

之所以記得,是因為當時學曹操詩歌的時候,語文老師曾經展開講過漢末文學的重要人物。除了曹老闆父子三人之外,著重提到的就是這建安七子了。

也因此,劉平才會有些印象。

將徐幹的資料放到一邊,劉平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一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