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意外變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興平五年,準確的說,已經不是興平五年了。因為就在今年,劉協使用了一個新的年號,建安。
今年,成了建安元年。
比原本歷史軌跡上晚了兩年,按照公元紀年法,此時已經是公元198年了。若是沒有劉平,劉備此時已經投奔了曹操,袁術也因為得到了玉璽在淮南稱帝,建立了仲國。
當然,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只不過劉協之所以改年號,肯定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年號又不是綽號,說改就改,想叫什麼叫什麼。
之所以今年改年建安,是因為幽州發生了一件大事。
公孫瓚在年關剛過的時候,帶著幾個隨從,去了洛陽。隨後,劉協冊封公孫瓚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
也就是說,劉協此時擁有了幽州全境,還附帶了朝南半島。
有了朝鮮半島之後,劉協的戰略空間立刻就展開了。因為公孫瓚是有水師的,可以從朝鮮半島直接登陸青州、徐州。這就讓袁紹很難受了。
更難受的還在後面。
因為公孫瓚突然歸順了朝廷,導致袁紹和曹操兩人北上的路,直接被幽州攔死,一點空間都沒有了。
這也就意味著,費時費力費人打下來的東北地區,算是白給了。雖然劉協沒有明搶,但是曹操和袁紹兩個人都是人精。
這種情況下,那地方派人過去就是打水漂了。
袁紹還好一些,他畢竟南邊是袁術,兩兄弟雖然有些齟齬,但終究是一家人,真要逼急了兩家合併,袁紹拖住曹操,袁術往南打就是了。
最難受的是曹操,他現在被困死在中間了,東南西北,四面受敵,想要破局,實在太難了。
那麼曹操面臨的最好的選擇是什麼呢?
跟公孫瓚一樣!
只要曹操向劉協獻上忠誠,那麼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不光如此,劉協也會一躍成為整個天下最強的那一個。
到時候,還真能讓劉協翻盤。
也正是因此,劉協才覺得事情已經好起來了,所以算是提前開香檳慶祝一下,改元建安。
訊息傳到成都的時候,是二月初一,二月來了個迎頭痛擊。
“孟德不好說啊。”劉備摸著下巴說道:“孟德這個人某覺得他還是忠於朝廷的。”
“形勢比人強。”李儒開口說道:“如今的形勢,不投向洛陽,他沒什麼好選的。要麼他能夠以弱勝強,擊敗二袁沒,要麼就這麼拖著,能拖一天是一天。”
“這不現實。”劉平搖搖頭:“曹孟德不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
“所以他大機率會有所動作。按照他的性子,應該會放手一搏。”劉備是比較瞭解曹操的,他說這話的時候,雖然是猜測,但其實心裡已經認定了,曹操肯定會有所行動的。
“你們覺得他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劉平很難做出判斷,假設他處在曹操的位置上,如果不考慮倒向洛陽的話,那麼大機率會找劉備結盟,讓劉備牽制洛陽和袁術,自己跟袁紹拼命。
李儒搖搖頭:“這個抉擇太難了。”
“情況也許沒有那麼糟糕。如果曹操倒向洛陽,那麼袁紹在河北是站不住腳的,大機率會被趕出河北。”從沒有發表意見的荀彧忽然開口說道:“此時最擔心曹操倒向洛陽,是袁紹自己。”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荀彧。
荀彧倒是不怯場,繼續說道:“袁紹、袁術兩兄弟的感情沒你們想的那麼好,不然的話,就不是二袁了,而是一個龐大的袁家了。”
“曹操雖然面臨四面皆敵的局面,但是袁紹何嘗不是呢?他跟袁術兩人,要想合併,大機率袁紹要放棄一切的。”
“袁本初,不會這麼做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