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苗鳳吃完早餐後,兩人一起下了樓。

苗鳳開著車揚長而去,陳藍昨晚沒開車過來,只能在小區門口打了輛車回家。

回到家的陳藍拿上帕拉梅拉的車鑰匙,就開車出了小區往城隍廟的方向行駛。

魔都城隍廟是長江三大廟之一,傳說是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到了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

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市殿、娘娘殿組成,是4A級的國家旅遊景區。

現在的城隍廟周邊已經發展成魔都年代最為久遠的商業街區,各種小吃餐廳、古玩商鋪和小商品商店鱗次櫛比。

陳藍在附近找到個停車場把車停好,就在城隍廟裡到遊逛起來。

好不容易在方浜中路找到了一家賭石坊,裡面人流稀少,就那麼寥寥幾人在聚精會神的挑選石頭,完全沒有想象中的熱鬧。

不過今天又不是什麼節假日,白天氣溫又高,人少也正常。

陳藍信步閒庭似的邁入店門。

店裡面積大約有個一百來平,四周靠牆位置都擺放著結實的貨架,

貨架上擺滿了大小不一的原石,目測加起來有好幾百塊。

不過貨架上的原石都不大,最大的都不會超過30公分。

再大點的就隨意的擺放在地上。

價格從幾百幾千到上百萬的都有,最貴的一塊是放在最中間一塊半人高的原石,標價588萬,是鎮店之寶。

陳藍對賭石知識一竅不通,你讓他說出什麼一二三四來,他一個都說不出來,但是他有火眼啊。

只要他別不自量力的去挑塊頭大的原石,二十公分左右的他可以隨便賭。

不對,對於他來說根本不叫賭,完全就是十拿十穩的掙錢。

至於翡翠的好壞他多少有點了解,主要就是看種水跟色根。

種水是指翡翠內部顆粒的大小和透明度,最好的是老坑玻璃種。

而色根是指翡翠的顏色,翡翠的顏色有很多種,其中又以帝王綠為最好。

賭石也分為半賭跟全賭。

半賭就是原石有開過窗的,而且有好表現的原石,往往玩家吃不準翡翠吃進去多少肉,就又拿出來賣。

半賭料要比全賭的風險要小一些,畢竟已經開出翡翠,所以價格要更高。

全賭就是外殼完整的原石,沒開過任何窗的。

以現在的科技仍然沒有什麼辦法能檢測出裡面的情況,能開出什麼來全靠經驗和運氣。

但哪怕你經驗再豐富,也會有打眼的可能。

陳藍來到一塊半賭料面前,有香瓜大小,一角已經開了一元硬幣大小的窗,能看到裡面的翡翠肉,標價28萬。

在他的火眼下卻是一目瞭然。

開窗的這個人估計也是高手,他開窗的地方正好是翡翠生長的地方,但只有薄薄一片,再往裡面就都是白霧。

別說掏手鐲,就是塊小玉牌都做不出來。

誰要是買了這塊石頭,那肯定是虧得連褲子都沒了

他在賭石坊裡面隨意的逛了一圈,直徑二十公分左右的他都上手看了一遍,可惜的是,裡面有翡翠的寥寥無幾。

最後挑了9塊大小不一的原石找老闆結賬。

這裡面都有翡翠,而且是種水看起來是比較好的。

他選的這些原石外殼表現有好有壞,最便宜的一塊8000多,看起來就跟隨處可見的石頭沒什麼兩樣。

而且裡面確實有翡翠,而且塊頭不小。

最貴的一塊近30萬,大概有個15公斤左右,在中心位置有一塊兩個拳頭大小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