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雯帶著影衛六人,侍女四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琉璃鎮「白雲觀」。

午後的「白雲觀」香客並不是很多,但也不少。

為表誠意,林瑾雯捐了一百兩香油錢,這著實將住持嚇了一跳,以為香客捐多了,便施以提醒!

“施主,您真的是要捐一百兩麼?”

「白雲觀」本就是一座坐落在山峰之中的小道觀,收到的香油錢大多是幾文、幾十文、幾百文,或者是一兩、三兩,最多也就是十兩而已,這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兩……

住持約莫六十來歲,與林瑾雯差不多一般大,說起話來也是彬彬有禮。瞧著眼前這位女施主的風神、氣韻,以及出手闊綽,便知定是那宮中之人,畢竟在這窮鄉僻壤裡,附近也只有這家是富貴之家了。

“是的!”林瑾雯愉悅地說著:“若是觀內今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與我說,我帶了僕從十人,有什麼事儘可差遣他們!”

“啊~”主持從小在這「白雲觀」長大,幾十年來出門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委實沒見過這樣的,便說道:“觀內沒什麼可做的,施主有這樣的心意,神仙真人已然知曉,定會明白你的!”

“這……”林瑾雯本還想再說些什麼,然後再幫道觀做些事,但主持已然說了不必了,再說只怕是強求了,好意也不真誠了。

……

林瑾雯可是「白雲觀」有史以來最大的香客,住持自然也就親自接待,全程陪同。

住持領著林瑾雯來到三清殿,叩拜三清真人。林瑾雯誠心祝禱,願家中安寧,家人平安康健,無病無災,事事順遂。

林瑾雯知曉自己所許的心願過多,但這也切切實實是最基礎的,在心中也就默唸了出來。

道觀雖小,但觀中的主要殿堂卻個個都有,只是規模、面積沒有大城鎮大,委實嬌小。

拜完三清真人後,主持又領著林瑾雯來到玉皇殿,叩拜玉皇大帝,心中又默唸出方才所說的心願……

完後,住持領著瑾雯在觀中游逛,欣賞一番道士們所種的花草樹木。

步行來到三清殿外時,見右邊假山旁有一棵古樹,枝繁葉茂,樹上掛滿了紅綢,隨風飄逸,只覺靈氣十足。

“主持,那棵是什麼樹呀,我來時也沒注意!”

主持順著林瑾雯所說的方向看去,只見臉上笑容更甚,滿是自豪感:“那是一棵三百年的古銀杏,貧道幼時,道觀內走水了,火光沖天,整個道觀也都燒燬了一大半,周圍的花草樹木也無一倖免。”

“本以為沒救了,沒想到第二年竟然從根部又發出了一支嫩枝芽,接著是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我師傅見它這麼長也不好看,就將它所有的枝條都捆綁在一起,來年那些枝條就全部長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棵粗壯的樹幹,由於樹幹是由數棵枝芽形成的,所以這棵樹也長不了多高。”

主持一邊說著,一邊將林瑾雯領到那棵古銀杏樹下,繼續說道:“由於這棵樹是屬於死而復生,想著也許是三清真人賜予了靈力才會如此,久而久之,就有人在紅綢條上寫上心願,然後扔向樹梢,扔得越高,心願就更容易達成。”

聽見主持這麼一說,林瑾雯也來了興致,便從樹下的攤位上拿了一條紅綢,準備在上面寫上心願。

紅綢有兩指寬,三尺長,足夠寫下心中所願,紅綢兩端繫著兩個小鈴鐺,以方便有足夠的重力將紅綢扔上最高樹梢。

……

稍頃,林瑾雯寫好了心願,在主持的指導下,將紅綢扔了上去。許是手法得當,林瑾雯的這條紅綢扔得挺高的。但在紅綢掛上樹梢的瞬間,卻將上面原有的兩條紅綢給打了下來,落在了最低處!

林瑾雯委實覺得抱歉,想將那兩條紅綢取下來,自己再幫忙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