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謝貝迪的不正常行為(第1/2頁)
章節報錯
“謝貝迪現在在哪兒?”李墨曜好奇地問了一句。
“出國了。”
“出國?這個時候?”李墨曜不能理解這位藍景的前董事長打的什麼算盤。
“是的,他去了美國,走之前連我也沒告訴。”
聽得出,江瑜然說這話的時候肯定是一副恨恨的表情,這個謝貝迪的做事風格還真古怪。
“我無意打探貴公司的內部事務,但我很好奇,這個時候去美國能做什麼?”
中美目前的競爭關係已經非常明朗了,自2020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技術封鎖政策,這些政策主要涉及對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限制和半導體裝置的出口管制。在投資限制方面,美國財政部發布了擬議規則制定通知(npr),旨在限制美國實體在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人工智慧三個高科技領域對華投資。去年白宮還簽署了對華投資限令的行政令,這些政策均被中文斥為無理打壓,無疑給中美之間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帶來了挑戰,但也激發了雙方更多的思考和應對方式。
為了應對這種現狀,雙方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創新生態、最佳化產業鏈佈局和推動產業升級等等,眾誠的專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上馬的。一方面是眾誠目前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不改不行,另一方面與大環境的催生有著緊密的聯絡。
之所以想到這些,是因為這種國關係直接影響到工先鋒的運營和成長,尤其是造成了eda工具受限,致使研發成本增加,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獲取難度加大,藍景也肯定遭遇了此類問題,此時去美國,如果是為了企業發展的話,那無異於與虎謀皮。
這樣想著,就聽到對方說道:“他有一定的想法,但問題是不該在這個時候離開,我很擔心他再回來之後,藍景已經不是藍景了。”
“哦?”
李墨曜知道藍景的股份結構發生了變動,股份制企業當然是誰股份多誰說了算,這沒什麼好說的,如果謝貝迪在能看清這個問題之後仍然決意出國,那他的目光應該不僅僅是落在了藍景身上。李墨曜開始對這位素未謀面且充滿爭議的董事長感到好奇。
果然,江瑜然開誠佈公地說道:“長明科技還在拉攏資金,力圖一舉改變股份結構,我和謝貝迪的份額本來就很少,再加上深藍的股份才勉強維持優勢的比例,如果長明和ass公司繼續增加份額的話,謝貝迪就再也沒有回來的可能了。”
“你確定他是出去想辦法了?”李墨曜試探著問。
“不然呢?”
“你就不擔心他是不是因為承受不住壓力……”
“你想什麼呢?”
儘管李墨曜已經很委婉了,但手機裡仍然響起了母獅般的咆哮。
“不會的,謝貝迪不是那種想不開的人。”
“我只是提醒你以防萬一。”
“沒什麼萬一,我們一直保持聯絡呢,現在他正在和丹尼斯亞希伯恩在一起,我對他還是有一定信心的。”
丹尼斯亞希伯恩?
果然大佬的朋友都是大佬啊,這位老頭子得快八十歲了吧,八十年代就來過中國,被喻為現代機器人之父,斯塔基的產品早就走進了千家萬戶,但這個集團在2010年的時候宣佈全面撤出中國市場,其產品雖然在內地有售,但並無大規模的商業投資,找他做什麼?
這些大佬級別的事務並不是李墨曜關心的,他最關心的還是藍景的招投標問題。
“那依你的建議,那份招標我們還參與嗎?”
“當然要參與,不過我勸你要考慮瀋州。”
還不死心?
李墨曜很是詫異,都這個時候了,難道江瑜然還有什麼後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