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無情的資本(第1/2頁)
章節報錯
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透過擴張性經濟政策來干預經濟,以增加總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和維持經濟穩定。認為市場價格機制無法自動調節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他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無法實現充分就業,因此政府幹預是必要的。企業間的過度競爭會導致市場失衡,政府有限度調節會有效控制資本在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等等弊端。
工業軟體作為智慧化時代的標誌產物,其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生物醫學、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工業裝置、建築等多個領域,選擇在這個領域創業本身就是很高的,2023年中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到2824億元,較往年有顯著增長。而三年前,市場上幾乎通篇都是國外著名大公司的產品。
與很多高新技術領域一樣,中國工業軟體的起步並不算晚,有觀點認為,中國工業軟體的起步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貫穿上世紀整個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國工業軟體幾乎與國外同步發展,並無明顯的落後,這一情況在90年代末期徹底改變。90年代後期,國內工業軟體市場受到國外軟體巨頭的強烈衝擊。這些國外企業在技術、品牌和市場佔有率方面佔據優勢,導致國內工業軟體市場競爭激烈。本土企業由於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力等問題,紛紛倒閉或被國外巨頭收購成為代理商或二次開發商。這一時期,國內工業軟體市場幾乎被國外企業所佔據。
隨著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和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國內對工業軟體的需求持續增長。政府高度重視工業軟體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援工業軟體自主創新和應用推廣。起步於2020年的工先鋒算是當下最早的一批從事工業軟體創業的團體,早期只是鬆散的聯盟,直到半年後李墨曜和嶽揚畢業回國後的加入,工先鋒開始質的飛越。
歷史表明,任何技術的起步只要早於同時期的競爭對手就能佔據很大優勢,工先鋒的規模並不大,但已是國內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在這個時代,任何彎道超車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這與中國的發展規律完全相符。工先鋒的優勢就是李墨曜的底牌,以至於他敢違反現代市場規律去做產品,他的理念是以技術輔助客戶,而不是什麼都聽客戶的。如果客戶自己能做,那工先鋒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行業需要引領者。
“你真的和謝董事長這麼說的?”
影片裡,嶽揚不可思議的瞪大眼睛,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他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李墨曜!你做決定的時候能不能和我商量一下!畢竟我也是公司創始人之一!”
“當時來不及嘛,我也沒想到會見到他呀。”
“那你也得三思而後行嘛,這麼要命的話你張口就來,回頭來個事後報備,讓我怎麼給你收尾?”
“這……”
“正經點!”
李墨曜很久沒見到嶽揚這麼嚴肅了,他不禁心頭暗凜。回來後他就一直泛著小心思,總覺得哪裡是自己沒意識到的。
“這種話要是傳出去,以後我們就不要想著接單啦,哪家企業也不敢用你這麼狂妄的人!”
對了!就是這個問題。未來雖好,可總得活在當下,生存都無法保障了,理想還有用嗎?
“我們工先鋒的理念的確是想在客戶之前,但你已經越權了,那是赤裸裸的干涉他國內政!你還大談企業的社會責任?你有資格嗎?”
儘管兩人經常拌嘴,但這麼激烈的意見分歧還是很少見的。
“那怎麼辦?說都說了。”
“怎麼辦?你自求多福吧,如果出了事兒我只能聯合其他人把你開了,然後挨家挨戶上門賠禮,去給客戶一個交待!”
“喂喂喂,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