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四引擎國際航班從陰沉的雲層中滑落,溼滑的跑道上瀰漫著一層雨霧,讓鮮明的警示燈都顯得黯淡起來。

雨。

又是雨。

坐了十小時的飛機,還是沒逃開這場雨。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今年夏天西北太平洋將有多個颱風生成,部分颱風可能影響上海地區。颱風來臨時,可能伴隨強風、暴雨等惡劣天氣,請旅客提前規劃行程,預留足夠的時間應對可能的天氣變化……”

航班優雅的提示音並沒有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44歲的汪承宇坐在波音777的座位上,目光一直凝視著窗外。從龐大的機體穿過厚重雨雲那一刻開始,他便一直凝望著這座在雨中模糊不清的國際化大都市。

“啊,又是滬上……”

汪承宇長舒著一口氣,歲月如梭,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激情四射的大男孩,此次莫斯科之行後,歸國的感覺並不讓他感到輕鬆,尤其是親眼印證了這樣的天氣時,他更感到身上的壓力沉重。

飛機重重地落在跑道上,也許是心情的原因,你幾乎能感覺到巨大的輪胎觸碰地面那一刻溼滑的感覺。

雨並不及想象中的那般大,飛機完全停穩後,乘客們紛紛解開安全帶,從行李架中取出揹包和拉桿箱等物品。汪承宇坐在靠窗位,他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望著跑道上披著雨披忙碌的地勤人員,他喃喃地念出一句剛剛學會的俄文:“Лyчшe, чe вce ykpaшehnr(手藝勝於一切珠寶)”

國際出口聚滿了人,人群中汪承宇一眼認出自己多年的夥伴,張啟源滿臉笑容迎了上來,一見到這位滿臉疲憊像的老夥計,上去就是一個擁抱。

“怎麼樣?在莫斯科還算順利吧。”

“局勢很緊張,但基本安全還是能得到保障,哦,這位是……”

“滬上盾研的姜總,剛才太激動了,忘了介紹了。”

汪承宇伸出手,看著眼前這位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中年人,兩人的眼神交換,都是一副心領神會的樣子。

“姜金髮。”對方報上了名字。

“我們有聯絡過。”汪承宇客氣地說。

“非常感謝華隧智慧的支援,還把您這位大國手從萬里之遙調了回來,這下我們更有底氣了。”

“客氣了。”

寒暄了幾句,姜金髮說:“車子在外面,雨天可能有點堵。”

姜總伸出手想幫汪承宇拉箱子,汪承宇禮貌的謝絕了。

走到停車場,一輛外觀漂亮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停在幾個人面前,司機幫汪承宇把行李放好,姜總做了個請的手勢。

車子開動後,汪承宇似隨口問一句:“滬上最近一直下雨嗎?”

“是啊,城市排水壓力很大,不僅僅是滬上,整個東南沿海的省份都是這樣,所以我們的任務很重,上級只給我們四個月的時間,不知道來不來得及,還好這次能請到華鐵的幾位助陣,你們在智慧盾構的研發和使用方面很有經驗。”

本次汪承宇從莫斯科緊急召回國內的確是有重要的任務,為此只能暫時將莫斯科的地鐵工程交給副手去做,他隻身前往滬上,還好領導把張啟源也叫來了,兩人配合十幾年,已經非常默契了,這讓汪承宇有了些底氣。

“工藝問題我們可以解決,問題就是這個規模化生產,你們都知道,盾構機是私人訂製,根據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資料,這讓我們很為難,為了攻克技術難關,我們已經連續奮戰兩個月了。”姜總這麼急不可耐地說工作問題實在也是被逼急了。

“目前進度如何?”汪承宇問。

“難,你也知道現在國際大環境不好,我們的智隧核心被卡住了,多家研究人工智慧的單位都來協助,但目前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