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銘章很貼心的準備了車送李墨曜去機場。

雖然有前番的調侃,不過賈銘章這個人還是不錯的,實誠、熱情,與他相處久了的人都會評價他有君子之風。

賈銘章的工作很忙,但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堅決要陪同李墨曜前往機場,車子剛一開始,賈銘章就很關切地問:“你對盾構瞭解多少?”

李墨曜回憶了一下說:“有過接觸,但瞭解不多。”

賈銘章有些憂心地說:“如此說來,這次招標你們不是志在必得了?”

李墨曜突然揚起自信說道:“那不一定,本次招標要使用核心技術。”

“哦?核心技術?”

李墨曜又是一副專家的語氣說道:“我們提供的是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工業物聯網和增強現實等軟體的解決方案,工先鋒的sw就是為此應運而生的。而且我們透過公開資料已經查到滬上盾研擁有核心自主軟體技術,所以針對本單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賈銘章思索了少頃說道:“恐怕沒那麼簡單,我們曾經為北上重工做過盾構刀具,對那個大傢伙有些瞭解,盾構機集光、機、電、液、感測、資訊科技於一體,整機零部件超過1萬個,又因其私人定製屬性,自動化程度不可能和其它機械製造相比,sw能否相容這樣一條生產線我對此表示懷疑。”

李墨曜有點兒啞然,他終於明白賈銘章執意送自己去機場的原因了,原來還包含著這樣的好意。

“那依賈總之見,我們的sw應該往哪個方向改進?”

“如何改進是你們的事,我要告訴你的是一定要把人工部分考慮進去。”

“哦?”

李墨曜有些詫異,反問道:“為什麼要考慮人工部分?”

“先前我不是說了嘛,這是一個零部件超過一萬個的大型機械,即使是小型化,該有的功能也一樣不能減。我從事機械製造業二十餘年,雖然有些趕不上時代脈搏了,但憑現在的技術水平並不能做到任何生產線都拋棄人工。你做過航空領域,試問飛機制造可以無人化嗎?”

“呃……”

李墨曜沉默了,他知道賈總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沒想到進步這麼快?短短一個月左右時間的交流,人家對新技術的理解就上升了一個臺階。他有點兒汗顏,看來真得“活到老、學到老”啊,不能仗著有點兒先知先覺就藐視一切,這次自己還是掉以輕心了。

李墨曜思索了一會兒回答:“庫卡系統公司曾經在波音777的中機身前後段裝配過大量應用機器人,以改進傳統領先人工的工藝流程,然而在實際運用中卻發現大量裝配缺陷導致返工,後來也嘗試過停用系統更新軟體來解決,但效果差強人意,一直到2019年不得不恢復原工藝。賈總的意思是盾構機的原理和飛機制造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不能完全參考過去的經驗對嗎?”

賈銘章點點頭:“正是這個意思,所以我給你提個建議,就是下到車間找技術工人瞭解細節。”

“可……”李墨曜為難了。

“嗯,的確有點兒難為你了,你是做軟體的,不是做機器人的,不過你可以聯合藍景一起做。”

賈銘章不愧是沉浮二十餘年的老企業家,一語道破夢中人,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

李墨曜搖了搖頭:“藍景不行,雖然藍景也是做機器人的,但他明顯偏向民用,做這種大型企業的裝置還得找深藍。”

“哦?你還有深藍這條線?”

“你忘啦,深藍的的前身就是從瀋州自動化研究所分離出去的,我的老師和深藍的謝董還是親家呢。”

“哦!”賈銘章大為感慨,“那我等你回來,一定得把我介紹給謝董。”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