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工先鋒的騰飛(第1/3頁)
章節報錯
“別人搞人工智慧都是出了點兒成果立即拿到市場上去檢驗,遇到問題事後再一點點的升級改進。咱們這位江總是成果出來了在手裡攥著捂著,生怕別人知道。”
柯靜曼也看出來了,李墨曜很受江倫的信任,一些不太方便說的話也不再避諱了。
李墨曜看得出來,這份抱怨絕對由來已久,已經達到積怨很深的地步了。怪不得這對夫妻感情看上去不怎麼好,天天在一起工作,一點兒秘密也沒有,就是想找點兒想象力空間也難。長年累月下來,什麼浪漫和激情都磨沒了。就像一臺運轉了二十年的發動機,你說它耐用也行,說它是破爛兒也對。
“那,咱們企業靠什麼吃飯啊?”
李墨曜特意用上了“咱們”以增加親切感。
柯靜曼似乎並不想隱瞞,沒有感情地說道:“好時代。”
“……”
還真是直截了當。
像ass這樣的企業地方扶持一定會有,連工先鋒都有呢,不過僅靠扶持怎麼可能活下來?
“你沒發現市場上現在魚龍混雜嘛,有些人想要技術我給授權就是了,反正得給錢!”
“哦……”
這倒是一大塊收入,同樣的業務工先鋒也幹過,沒辦法,為了活嘛。授權不代表全權出讓,有點兒像承租,是有租期的,到期了還要付錢的。這幾年不管是大公司也好,小型創業也好,誰不把著眼點放在ai上就是落後,只不過前途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又是一條千軍萬馬擠上來的獨木橋,爭渡,爭渡,千萬裡挑一。
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但李墨曜敢保證,99的創業者先死在路上,如果工先鋒不是出來的早,那也是99中的一員。
大公司實力雄厚,即使失敗了仍然於主業無損,所以市場上同類產品廝殺得厲害,看似消費者得利的局面,卻損害著健康的市場環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西方几百年才玩轉的資本體系不可能幾十年就徹底融入中國的土壤裡,面對困局,只能各安天命。
“可即便如此也不一定非得去造車吧,造車是一年很燒錢的事,新能源汽車領域廝殺得厲害,國內能盈利的企業也就那麼幾家,你們需要很高昂的準備金。”
柯靜曼猶豫了一下,她在思考企業戰略要不要說給外人聽,思前想後她還是下定了決心。
“我們不打算爭傳統賽道,那樣至少需要200億的準備金,ass沒有那麼強大的籌錢能力,不過我們打算競爭特種汽車的賽道,以及未來汽車的研發。”
“未來汽車?”
“是的,這得益於我們與liair的深入融合,比如腦電駕駛。”
“腦電駕駛?”
這個名詞好新穎,李墨曜還是第一次聽說。
“就是基於腦機介面技術對駕駛方式的變革,腦電極技術能夠全面準確地捕捉和轉化人類的汽車駕駛動作和駕駛意圖腦電訊號,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將發生很大轉變。駕駛員可能只需透過意念就能控制汽車,實現真正的‘意念駕駛’。這種技術將極大地解放人類的手腳,提高駕駛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對特殊人群,這些人群由於身體條件的限制,傳統的駕駛方式可能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腦機介面技術將為他們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哇擦,黑科技呀!”
李墨曜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這些科幻小說裡寫的情節就這樣在現實上演了。
“當然這只是未來的構想之一,初期我們還是要在無人車賽道里打轉,充分發揮ass的優勢,提升無人車的效能。”
“可……規模小意味著成本高啊,單車成本下不來,推銷會有一定困難吧,我記得國內有個品牌賣一輛車就虧六萬,人家還是大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