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髮終於舒了一口氣。

看著幾大部門的得力干將齊刷刷地站在面前,再瀏覽過完整的改造方案後,他甚至有點兒小衝動。

如果再年輕幾歲說不得立即拍案叫好了。

“快去把華鐵的專都找過來,確認沒有問題的話下週開工。”

今天是週五,下週也就是還剩下兩天多一點兒的時間,這段時間當然不能什麼都不做,而且可以想象的相當忙碌。

“這個方案是工先鋒的李墨曜連夜做出來的。”鄒紋不想獨吞功勞。

姜金髮的臉微微一沉,當然這不是表示不滿,久居上位,他難得進行自我反思,這一次的教訓太大了,險些誤了開工時間。

久久地,姜金髮長嘆一聲:“後生可畏。”

幾大主管部門的領導也都鬆了一口氣,這標誌著專案可以按時開工了,只要再緊一緊,第一臺盾構機可以在兩個月後下線,雖然時間上與汪承宇提出的人海戰術並沒有太大優勢,但這意味著不用進行二次改造,節約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對盾研太重要了。

十幾分鍾後,會議室裡聚齊了國內盾構產業界的精英,滬上盾研與華鐵智隧兩家聯手,將打造全國第一條小盾構智慧生產線,這在行業內乃至整個工業領域內都是一顆重磅炸彈,會讓國際上驚呼——中國速度!

下午,李墨曜的身影出現在盾研的會議室。

很多人對他已經不陌生了,尤其是在鄒紋發了那條《為工業軟體插上智慧翅膀》的文章後,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冗長的會議糾結的是更多的技術細節,雖然繁複,但會議氣氛並不緊張,大家可以喝茶喝咖啡,像談天說地一樣輕鬆地交流。

那個曾經在車間裡見過的高個子領導的身份終於知曉了,他就是國內盾構界的名人,國產第一臺大盾構的總設計師汪承宇。也許是在車間裡曾經同仇敵愾過,汪承宇對李墨曜的態度格外的好,間休的時候,他甚至毫不掩飾自己對這個年輕人的喜愛,親切地攬住對方的肩膀,一副老朋友的樣子。

“早知道直接用你們就好了,也不用繞這麼大一個圈子了,說來我自己都想笑,差一點兒使出華鐵當家老本行兒了。”

“啊?”

李墨曜還從來沒被一箇中年男人這麼熱情的抱住,表情有點尷尬。

“人海戰術啊,當年我爺爺打隧道的時候,鐵道兵戰士就是靠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沒有鑽不透的山,也沒有攔得住的河……”

“行了行了,在公司顯擺顯擺就行了,你跑這兒來和年輕人吹什麼老黃曆!”

一個美豔的中年女性一邊擠眼一邊跺腳地數落著這個傲氣的中年男人。

“沒事的,沒事的……”

李墨曜擺著手,他覺得這個大個子有點兒可愛,活脫脫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不過這並不讓人煩感,反而在剛才開會的時候,這個男人展露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你們一個是小盾構專家,一個是大國工匠,如此伉儷,讓人羨慕。”李墨曜的臉紅撲撲的,不知道是不是咖啡又喝多了的緣故,但他很興奮,能夠親手參與到這麼一項偉大的工程裡是他的榮幸,將來歷史上書寫到這一篇的時候一定會重重地的記上一筆。

史家有言,青史留名,單憑這一點就足夠自己驕傲好久的了。

“將來的城市改造要大量應用到小盾構,技術要不斷的進步,我也不敢想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高薇的心情不錯,她也很開心能在這樣的大工程裡大展拳腳,不枉她當年棄商從工那一番偉大的志向。

“未來就在我們手中,有一位前輩說得好,創意和想象力才是決勝的關鍵。”李墨曜的眼中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