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曜的勸說可謂真誠,老謝也垂下了頭。

“為了政府補貼才進入這個領域,我們現在是騎虎難下了。”

嶽揚也是一臉為難地看著李墨曜,他不同意做中小型工廠的原因就在於此,中小企業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什麼事兒都可能發生,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但誠如李墨曜支援他做低空領域一樣,如果李墨曜想做中小企業那他也會全力支援。

又聊了一會兒,李墨曜勉為其難地說:“這樣吧,先解決企業的管理問題,至少不能再這樣虧下去了,我們先給貴公司量身定做一款小程式,再派技術人員進駐公司指導,老哥你看沒問題吧。”

“那敢情好,只是……”

老謝只是了半天,沒好意思說。

李墨曜笑了笑,知道對方要談價格了。

“一次性技術服務費2萬元,我們負責今後的升級和軟體管理,成規模後我們會把這套系統歸納進我公司的拳頭產品sw系統中。”

老謝不懂什麼是sw,也不想打聽,但聽到2萬元這個價格後居然面露難色。

“實不相瞞,我們公司的財務狀況太緊張了……”

李墨曜立即擺擺手,他本來也沒指望這單子能賺錢,就當千金買馬骨了。

“不用先付錢,等系統正式運營後,貴公司實現收益後再支付全額款項。”

老謝露出笑容,搓著手笑道:“那好,那好……”

……

……

回酒店的路上,兩個人都有點兒沉默,沉默不代表心情不好,只是有些東西有點兒沉重,直到從網約車上下來嶽揚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接這麼個單子,你打算怎麼分配人手?”

工先鋒正籌備改組股份制,這期間隨著業務量的增長,人員規模略有擴張,但本著謹慎的原因招聘的新人不是很多,目前技術組才增員二十幾人,幾個大專案都快忙不過來了。

李墨曜沒怎麼在意地說:“ai輔助。”

“就那個妙妙?”嶽揚表示質疑。

“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私底下接了個小單子,就是她在獨立操作。”

嶽揚的眼珠在眼眶裡轉了兩圈,若有所思地說:“哦,想起來了,前幾天你調出一套裝置,就是幹這個的?”

“江總把妙妙交到我手裡,我也想試試她有多大的潛力。”

“做軟體也許可以,但你也看到了傢俱廠這種地方複雜得很,即使上線軟體也未必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說不定還會反咬一口,你就放心交給ai去做?”

“當然不,我會親自盯著,畢竟是中小企業的第一單,如果這第一單順利,後面的事就容易多了,何況這並不複雜。”

嶽揚感嘆地說:“軟體的確不復雜,但人心複雜呀,我敢說在紅利期的時候,即使有先進的技術他們也不會用,人工多便宜呀。”

李墨矅正視嶽揚一眼:“原來你也在想這個問題。”

“是啊,這是國家發展所遇到的必然問題,中國有,外國也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紅利期,只不過有的會維持時間長一些,有的短一些。”

在參觀完粵海居傢俱廠後,兩個人出奇地想到了同一個問題。是啊,不論是公開訊息,還是私人分析,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中國已經退出紅利期了。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設立了多個經濟特區,珠三角的經濟特區最具特色,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這些投資不僅帶來了急需的資金,還失去了中國製造業的現代化和產業升級。一批批創業者從“打工人”變成“老闆”,他們雖然是先富起來的一代,但也正是他們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如今時過境遷,最早一批創業者已經步入老齡,他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