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正忙著大力推行稅收改革。

同時也不忘處理之前的一些案子。

比如原吏部尚書陳演,當初揭穿成國公朱純臣,與闖賊李自成有所勾結的那樁案子。

如今已經結案。

成國公朱純臣一家子,被直接抄家滅族,其三族本應流放三千里。

鑑於當下的局勢狀況,並不適宜進行流放,那就全部抓去充當苦工。

原吏部尚書陳演。

同樣被罷官削職,家產也被抄沒。

若不是看在他揭發朱純臣有功的份上。

以他所犯的貪汙受賄罪和欺君之罪,恐怕也會落得跟其他人一樣的下場——直接被抄家滅族。

在重獲自由之後。

陳演並沒有選擇返回老家。

因為精明的他算是看明白了,如今這個時候,到處都混亂不堪,反倒是待在京師最為安全。

被抄家之後身無分文的陳演。

彷彿忽然間看破了紅塵一般,完全不再在乎所謂的臉面與昔日的身份。

竟然讓他的兒子去抄書賺錢以維持生計。

陳演則憑藉著自身的學識和見聞,以及多年為官所積累的經驗。

順利地應聘成為了臨時的技術員。

幫助李巖他們指揮大量的俘虜,在京城內外熱火朝天地搞起了各種建設工作。

朱慈烺讓李巖等人修補道路,興修水利。

由於朝堂上各部門的人員空缺了太多。

李巖可用的人手太少,所以就臨時招聘了一批讀過書、能識字又懂記錄和測量的人來擔任技術人員。

陳演跟著其他人一同去應聘,並且順利地應聘成功了。

自此以後。

陳演每天早出晚歸,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陳演最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京城這邊局勢更穩定。

因為京城這邊的明軍,明顯戰鬥力強大的超乎想象。

有著這麼強大的隊伍保護著京城,那當然是這裡最安全了。

所以才厚著臉皮留在京城。

但是隨著慢慢地跟著幹了幾天的工程,陳演就敏銳地發現了諸多不同之處。

他發現新登基的天武皇帝。

這是實實在在地在為老百姓辦實事。

過了沒幾天又聽聞了新的稅收政策。

在陳演看來,那種政策根本不可能順利推行下去,必然會造成商業的巨大動盪。

然而,結果卻並未掀起太多的波瀾。

看似令人難以接受的稅收政策,竟然出乎意料地順利推行了下去。

這下子,陳演就逐漸地生出了別的心思。

他想要用自己的筆,把這一切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他想以一個普通讀書人的身份,來記錄和見證天武皇帝登基之後,朝堂和民間將會產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演就這樣白天忙著工作。

晚上回到臨時租住的小房子裡,就開始記錄他的所見所聞。

然後他無意中就記錄了一件大事……

……

陳演的書稿上面是這樣記載的。

——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九。

由於城內的工程基本已經完工。

大批的俘虜開始出城去做工。

當日有一萬二千餘人的順軍俘虜,在永定門外面清理護城河,順便修整與護河聯通的所有溝渠。

做工的俘虜有一萬多人,而負責監工和看守的明軍士兵,總共卻只有兩千多人。

開始的時候和往常一樣,一切都挺正常的。

結果到了中午快開飯的時候。

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