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效忠儀式(張朝視角)(第1/2頁)
章節報錯
被鄉親們往嘴裡灌了一碗粥後,張朝有了些力氣。
他坐起身,靠在棚子邊,望著遠處那個少年人的身影。
……那一襲簡單青袍的少年文士一看就是大戶子弟,哪怕只是簡單站立著,也好看得像是一幅畫。
張朝想了想,站起身慢慢走到了那人身邊。
那人眼神依舊是平靜的、悲傷的。初升的日光灑在那人臉上,映照出一片神性的光輝。
張朝嗓音沙啞地問道:“……你因什麼而難過?小郎君。”
年少的諸葛琮微微偏頭,看向這個瘦削而憔悴、傷痕累累、衣衫襤褸的少年人。
他並不像其他士人那樣嫌棄地避開或是投以不屑的目光,只是以難得的平和口吻道:“你是從幷州來的。是哪裡人?太原?常山?還是上黨?”
張朝回答:“太原。”
諸葛琮緩緩點頭,又看向了正泣涕交加喝粥的難民們:“嗯,我知道了。”
當時還年少的張朝便已初具未來那股執拗勁頭,見諸葛琮並未回答他的問題,便又重複道:“你在為何而難過呢?”
諸葛琮沉默了一下,答非所問道:“你是這裡唯一一個敢跟我們說話的人。以後有什麼打算?”
張朝想了想,不確定道:“我會些武藝,可能是去參軍?要是能活著到達司州,能找些活計謀生,那也不錯。”
諸葛琮點頭,垂眸思索。
“若是想參軍,那就跟著我吧。我身邊還缺幾個親衛。”
張朝一驚。
他看向四周精銳的騎兵,看他們個個膀大腰圓威風凌凌,暗自對比自己這瘦削到弱不禁風的身板,不免有些自慚形穢。
“郎君,你是貴人,身邊也應該都是貴人,而我只是……”
那時還年輕的諸葛琮安靜地看著他。
那目光很輕,落在張朝身上時卻似乎有了能壓垮一個人的重量。
那雙黑曜石般的眼睛深處又開始降下大雨,朦朧而又遙遠,張朝讀不懂其中的情緒。
片刻,這小郎君收回了目光,嘆息一聲,帶著微微的苦澀,輕聲道:“無論是黔首,還是士人、哪怕是天子……其實都是一樣的。”
他的五官璀璨而又銳利,依稀還能看出幾分少年人曾經的意氣風發與張揚桀驁,而現在卻籠著一層濃霧般的憂鬱,哪怕處在陽光下,也不能被溫暖絲毫。
張朝那時還不懂他為何而嘆息,又為何而悲傷。
他還以為是自己說錯了話,惹得這小郎君不高興了,忙道:
“在下願意成為郎君親衛,從此為郎君鞍前馬後,以效犬馬之勞。”
那時的諸葛琮嗯了一聲,又轉頭看著難民們。
——那時他們都是這天下的無名小卒。
誰又能想到,不過半年之後,諸葛琮便凝聚出九品上上的印綬,張朝也隨之凝聚九品中上的虎符。五年後,他們剿滅董越,天下聞名。
諸葛琮身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但張朝總是他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就如同他手中鷹犬,甘願為他驅使。
後來,張朝順利地效忠於他。
分明是九年前的事情了,但回想起來卻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張朝還記得那人在燭光下含著笑意的眼睛。
那是個難得平靜的夜晚。
經過數月的征伐,那人臉色愈發蒼白,便顯得那長髮更黑、眼瞳更深邃耀眼。
聽到張朝乾巴巴的話,那人瘦削的手一頓,抬眼看過來:
“你想效忠我?”
當時的張朝端坐在他對面,隔著摞得高高的文書,注視著那人眼瞳下的些許青黑。
他當時有很多話想說,但斟酌著,最後只悶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