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的大殿中。

一片安靜。

而文武百官,則紛紛低著頭,大氣不敢喘。

唐僧緘默,低下頭不語。

三個徒弟,則面無表情,至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對話。

而國王,此時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暢快過後,則有種大難臨頭的感覺,手腳冰涼,冷汗如瀑。

“阿彌陀佛。”

“施主所言有理,妖怪是好人。”

許久後,唐僧臉上泛起微笑,語氣平和道:

“那麼說來,貧僧就是壞人了。”

聞言,國王連忙解釋道:

“沒有沒有,唐長老德高望重,普渡眾生,這一點人盡皆知,何況……”

還沒等國王說完,便被唐僧打斷,道:

“所以,你將整個車遲國的寺廟,都拆了。”

“國王不是對貧僧有意見,而是對我佛有意見吶。”

儘管唐僧語氣平和,但是這句話剛落下後。

氣氛,開始凝重起來。

國王張開嘴,但是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心中,升起絕望。

聯想起唐僧四人的行事風格,這一關,他怕是過不去了……

“混賬!”

宴席,一人手持拂塵,拍案而起。

竟是一名小道士。

“前些年,車遲國餓殍遍野,人們食不果腹,連年大旱,加上妖物橫行,整個國家瀕臨崩潰。”

“而此時,你知道和尚都在幹什麼?”

說到這裡,小道士渾身顫抖,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我從小在車遲國長大。”

“原本,我們所有人都崇拜佛教,寺廟香火鼎盛。”

“在車遲國,最富的一批人,便是和尚。”

“多年的香火積攢,讓他們有了大把錢財。”

“他們買下了大半耕地,很多務農的人,都給他們打工。”

“我從小,就流傳著一句話,一等拜佛二等官,身為和尚不羨仙。”

“國家半數土地,掌握在和尚手中,我們老百姓只能去給他們打工,可是,他們給的報酬極少。”

“每次到收穫季節,他們要拿走九成的糧食,剩下的,只夠我們勉強餬口。”

“至於反抗?我們這些常年食不果腹的普通人,怎麼是五大三粗的和尚對手。”

“以前還好,直到幾年前,車遲國連續三年大旱,糧食幾乎顆粒無收。”

“眼看民不聊生,國王率領百官親自跪在寺院門口,請求和尚施法,給車遲國降下些雨水。”

“和尚滿口答應,舉行盛大的求雨儀式。”

“就這樣,連續幾次,車遲國依然滴水未降。”

“和尚卻將這一切,怪罪到百姓頭上,說他們不虔誠,要求百姓獻上更多供奉。”

“大災之前,舉國崇佛,人們生活環境好的時候,還好說,捐些財物沒有問題,可是大災之後,怎麼可能拿出更多的供奉……”

“和尚見撈不到錢財,更加變本加厲,甚至開始放貸,大發國難財,同時,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土地,收割資源。”

“而原本,他們囤積的糧食,更是沒有拿出分毫。”

“正當危難之際,車遲國來了三名道士。”

“他們見到這裡一片悲慘,面露憐憫之色,於是不再趕路,直接定居在這裡。”

“他們先是斬妖除魔,消滅惑亂眾生的魔物,然後開壇做法。”

“神奇的是,原本和尚花費數月,收取無數供奉,都沒成功求到雨,他們開壇後,當天便降下大雨。”

“車遲國的人,紛紛帶上東西,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