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涼蘇城內,人聲鼎沸,燈火通明,四周盡是小販吆喝聲,隨著一聲轟鳴,空中綻放朵朵銀花,暗河倒映著盛景,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與此同時,剛把馬打發走的“少年皇帝”蘇瓊,緩緩從寂靜無人的小巷中走出,看著這滿目星河和千里繁華,不禁面帶笑意。

好久沒回來了……

她默默靠近河岸的人群。

一旁做生意的老伯注意到這位氣度不凡的少年,朗聲開口道“公子可是外地人?”

因此處不及橋邊河岸熱鬧,蘇瓊自是聽到,回了頭,狐目閃過一絲打量,不久,綻笑道“也不算,只是太久未歸家了。”

“話說老伯,今天是什麼日子?”

老伯扎著手上的燈花,和藹笑道“今日是涼蘇的海晏節,公子的歸鄉可謂及時。”

蘇瓊眉毛微挑,若有所思地輕喃道“海晏節……”

少年饒有興趣地上前攀談道 “涼蘇什麼時候有這個節日了?是為慶祝什麼?”

“自是為慶祝當今陛下給我們風調雨順的日子,若不是陛下當年推翻前朝,恐怕我等這些平民百姓早就白骨埋沙了。”老伯大笑道。

蘇瓊沉默一會,笑道“老伯其實是個說書人吧。”

他聽此,停下手上的動作,笑著看向少年,“公子好眼力,可為什麼?”

“瞎猜的,看你嘴皮子這麼厲害,不是說書人,還能是什麼?”她回道。

老伯笑了笑,便放下紮好的花燈,擺出長談的架勢,說道“那你可要聽聽當今陛下蘇瓊的開國事蹟?原本今日不開張,偏生遇到你,不開口也難。”

蘇瓊撇頭看了一眼空中的某物,轉頭擺手笑笑,起身拱手道“今日就算了,歸家心切,況且家中長輩還未見,不便叨陪,告辭!”

說完,就轉身離開,一邊走,一邊嘴裡嘀咕著什麼,過了片刻,神情有些無奈。

老伯見此,撫須笑笑,看著少年遠去的方向,嘴上輕嘆道“這少年郎身份不簡單啊。”

“有何特別的?”一個語氣散漫的聲音從老伯身旁傳出。

老伯看了一眼,那站在自己身後的眉目有幾分凌厲的少年郎君,笑道

“雖說他衣料尋常,但氣度非凡,隱隱透著幾分殺伐之氣,怕是上過戰場,最重要的是他走的方向,可就一個與之相稱的宅邸。”

那少年看向他離開的方向,眼睛微眯,沉聲道“他跟那家人有什麼關係?”

老伯笑了笑,低頭繼續忙活,輕笑道“誰知道呢?”

“但,姜小子,你只要知道他對你有用就行了,不是嗎?”

聽此,少年握了握腰間的劍柄,額前的碎髮掩住了眼中的晦澀。

風起,將所有一切悄悄吹沒。

另一邊,蘇瓊站在無人的大街上吹了手哨。

接著不遠處就傳來馬蹄聲,一匹照夜玉獅子踏月而來,見到她,立刻興奮地圍著她繞了幾圈。

蘇瓊撫了撫馬頭,笑道“還記得家在哪嗎?覓墨。”

覓墨仰頭髮出幾聲嘶吼聲,似在說,還記得。

她見此,笑了笑,利落上馬,牽住韁繩,渾身透著意氣風發,看向月色照耀的長街,心中隱隱期待,即刻揚鞭催馬,奔向長街的盡頭。

……

而遙遠的京都內,倆個長相一樣,但一個身著九龍黃袍,一個身著白澤銀袍,神色緊張,跪在那背對著他們的身著紫色官袍謫仙少年面前,時不時抬首偷瞄,微冒冷汗。

少年神色不變,只是握著那書信的手指愈發用力,看完後,原本平靜的眼眸也愈加洶湧。

最後化作一把利刀狠狠剜了兩人一眼,轉過身,語氣冷靜剋制道

“兩位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