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中醫之所以落寞,是藥材品質原因(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醫院回去後,林正軒的腦海中始終縈繞著李大山和那顆神奇的回春丹。他越想越覺得,中醫的未來或許就係於李大山這樣的年輕人身上。他決定,日後要與李大山多交流,傾盡全力將自己的學識與經驗傳授給他,助力他在中醫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幾天後,林正軒主動聯絡了李大山,約他到自己的醫館一敘。當李大山踏入醫館的那一刻,林正軒熱情地迎了上去。“大山啊,你可算來了。”林正軒笑著說道,眼神中滿是親切。
“林老,您這麼急著找我,是不是有什麼事?”李大山問道。
林正軒領著李大山來到醫館的內室,兩人坐下後,林正軒表情嚴肅地說道:“大山,我這幾天一直在想,中醫的未來需要你們年輕人去開拓。我看好你,希望你能繼承前輩們沒有完成的遺憾,讓中醫走向世界。”
李大山聽了林正軒的話,心中不禁一震。他從未想過,林正軒對自己寄予瞭如此厚望。“林老,您的信任讓我倍感壓力。我深知中醫走向世界的意義重大,但我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負了您的期望。”李大山坦誠地說道。
林正軒拍了拍李大山的肩膀,說道:“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我相信你有這個潛力。只要你有決心,我會全力支援你。我們可以一起研究中醫的理論、挖掘傳統的藥方,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讓中醫煥發出新的生機。”
李大山看著林正軒那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熱血。“林老,既然您這麼信任我,我願意嘗試。我也希望能為中醫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大山堅定地說道。
從那一刻起,李大山與林正軒正式攜手,踏上了為中醫走向世界而努力的征程。他們的合作,如同星星之火,或許將在未來燃起中醫復興的燎原之勢。
李大山之所以毫不猶豫地答應林正軒,內心深處秉持著作為一個華夏人的強烈覺悟。他深知中醫作為華夏民族的瑰寶,承載著數千年的智慧結晶,理應由後人傳承併發揚光大,使之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
在李大山看來,中醫如今之所以略顯落寞,中藥的品質問題是一個關鍵因素。他敏銳地察覺到,當下市面上的中藥,大多是依靠農藥和化肥種植出來的。這種種植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量,卻破壞了藥材原本的自然屬性。他堅信,真正能發揮中醫神奇療效的藥材,應當恢復到古代那種遵循自然規律的種植方式,讓藥材在適宜的氣候和特定的產地中生長,充分汲取天地間的精華滋養,只有這樣的草藥,才能真正治病救人,重現中醫的輝煌。
李大山將自己的想法坦誠地告知林正軒,林正軒聽後,不禁眼前一亮,對李大山的見解深表贊同。“大山,你這想法一針見血啊!”林正軒感慨地說道,“如今中藥市場魚龍混雜,藥材品質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中醫的療效和聲譽。若真能恢復傳統的種植方式,讓藥材迴歸自然生長,那中醫的復興便指日可待了。”
李大山受到林正軒的肯定,信心倍增,繼續說道:“林老,我覺得我們可以從建立綠色藥材種植基地入手。尋找那些氣候、土壤條件適宜的地方,採用古法種植,不使用農藥和化肥,讓藥材自然生長。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藥材的生長過程進行監測和記錄,確保每一味藥材都能達到最佳的品質。”
林正軒頻頻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個想法好啊!不過,建立種植基地並非易事,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物力。而且,要找到合適的種植地點,也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林正軒雖看到了希望,但也深知其中的困難。
李大山沉思片刻,說道:“資金方面,我們可以先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資者,或者向政府相關部門申請扶持資金。人力方面,我們可以招募一些對中醫有熱情、懂種植技術的人才。至於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