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易凡的提議(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史中丞羅善玉,目光深邃的看著易凡。御史臺的左右都御史已然落馬,而作為在御史臺中,做官多年的羅善玉,很有希望坐上左右都御史的位置。雖然他參與三司審訊,可皇上明白,其中多數功勞是易凡的,他想靠這些功勞,坐上都御史的位置,還是有些勉強。他唯恐別人捷足先登,坐上左都御史或者右都御史,讓他繼續待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羅善玉是有些理想的人,還想做出些政績來,得到皇上的認可,讓自己的仕途更進一步,若易凡對御史臺有所提議,那便更能幫到自己,這也是御史臺對易凡頗有微詞,他還堅持同刑部和大理寺,一同前來答謝易凡的原因之一。
羅善玉雖然帶有目的,可他並沒有心浮氣躁,而是耐心的傾聽,易凡為百姓提議的訟師,他很是認真的思考。撇開提議不談,以易家的權勢,易靖為百官之首,易凡剛平定叛亂,皇上對易家恩寵正盛,若易凡將提議上奏,只要易靖不反對,這個提議十有八九會採納。他雖不知道,陛下對易凡的恩寵,是因為易靖的緣故,還是因為其他。但以目前的局勢而言,易凡很是受陛下喜愛,而易凡文韜武略,若沒有大的錯誤,以後必然是重臣,況且以易靖的老謀深算,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易凡犯錯。他需要好好的攀上這棵大樹才是,可能在座的各位,同樣有這樣的想法。
就在眾人閒談之際,羅善玉站起身來,對易凡施了一禮,問道:“不知小易大人,對御史臺是否有提議,還請小易大人不吝賜教!”
羅善玉說完,並未落座,目光炯炯的看著易凡,心中很是迫切的,想知道易凡的回答。
原本易凡看著事情已是了結,想著離開,這才漫不經心的,喝著茶和慕浩軒閒聊。看到羅善玉行此大禮,著實讓他摸不著頭腦,隨後聽到羅善玉的話,這才明白過來,急忙起身回禮,但他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目光看向自己的老爹易靖。
在座的人,都放下茶杯,目光看向羅善玉和易凡二人。來訪的三司之中,羅善玉官職最低,品階較他人小,處境最為尷尬。他們都知道,御史臺院中,因為左右御史是董萊宜黨羽,已經變的群龍無首,羅善玉因為審案的原因,有些功績,更有望更進一步。
“羅大人,因為犬子的緣故,左右都御史都相繼被罷官,讓犬子對你或者御史臺院有所提議,恐怕不妥。”
就在眾人看著易凡二人沉默不語的時候,易靖沉思片刻說道。
能當上御史的,都是讀書人,透過科舉入仕,從而進入御史臺中,於朝中官員而言,這些人不是一般的迂腐。可偏偏的,這些自詡清高的讀書人的機構,為首的兩人,被世家的易凡爆出,出現貪腐和結黨營私,而不是他們自己,這對於聞風奏事,監督朝臣的御史臺,無疑是啪啪的打臉。因而,御史臺的官員,才這般的記恨易凡。再讓易凡提議御史臺革新,對他們而言,無疑是舊仇添新恨,革新的目的沒有可能沒有達到,反而再增加些仇恨。易靖如此拒絕,只不過是想讓易凡在仕途上,少些政敵。
其實,易凡內心同樣是想拒絕的,只不過,讓自己的老爹易靖替自己說出,更有力度而已。他之所以想拒絕,並非因為將御史臺的左右都御史拉下馬,因而招來御史臺官員的記恨,也並非大家所想的舊仇添新恨,這種革新,對易凡帶來更多的政敵。只因大周是個名副其實的封建王朝,歷朝歷代的皆是如此執行,大周同樣不例外,即便自己想,羅善玉想,甚者這堂前在坐的都如此的想,這種革新還是不能徹底,只因其中牽扯到其中的利益,官官相互,相互遮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讓這樣的官員進行革新,無疑是賊喊捉賊,最終弄的無疾而終而已。而且慕雪凝登基沒有幾年,勵精圖治中,各州縣官員都有所收斂,不至於病入膏肓,易凡認為,目前而言,還無需這樣的革新。
前世之中,教員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