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緊接著又播放起了一下個影片,

【第三:貞觀之治

本朝立年號為‘貞觀’,貞觀是什麼意思呢?

貞觀就是中和正,朕要時刻以貞觀為治國之本。

貞觀時期的華夏是歷史上少有的和諧社會,在皇帝自省德行,君臣之間的良好關係,與君民之間的良好關係。

乃至民族關係,都給後世樹立了崇高的標杆。

最終,那個少年有沒有成為自己理想中的聖君?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大!

唐太宗李世民,華夏古代名望最高,聲譽最濃,戰功最顯赫的帝王。

他雖為大唐的二代帝王,卻有著開創之功。

他因政變上位,卻強行透過自己的功績,使得這一汙點,無限縮小。

改變了後世人民對他的評價。

國土面積增加至1257萬平方公里。

四周遊牧民族無不臣服,使得唐朝幾乎沒有外患的威脅,對內勸客農桑,勵精圖治,知人善任。

貞觀年間,也成為歷代史學家公認的黃金時期,有著貞觀之風歌詠至今。

李世民治理下的唐朝,帶來了榮耀歸宿。】

在廣袤無垠、氣勢恢宏的大唐位面上,陽光灑落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上,熠熠生輝。

李世民身著華麗龍袍,端坐在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寶座上,他那雙深邃且明亮的眼眸裡,此刻正盈滿著欣慰與歡喜的笑意。

遙想當年,那位初出茅廬的稚嫩少年,宛如一棵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苗,充滿朝氣卻又略顯青澀。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經過無數次風雨洗禮和艱難險阻的磨礪後,曾經的少年已然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傲然挺立。

而此時此刻的李世民,也已憑藉自己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雄才大略,成功登上大唐君主的高位。

在他的英明統治下,大唐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天空湛藍如洗,微風輕拂著肥沃的土地;

田野間麥浪滾滾,農民們辛勤勞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商販們叫賣聲此起彼伏,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學堂裡書聲琅琅,莘莘學子們勤奮苦讀,渴望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

整個大唐社會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政治清明,經濟更是蓬勃發展,呈現出一派昌盛繁榮的盛世之景。

這一時期被後世稱為極其罕見的“貞觀之治”,它不僅見證了李世民的豐功偉績,更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一段璀璨奪目的篇章。

大明位面,正值永樂年間。

朱棣身著龍袍,負手而立於高臺之上,極目遠眺著遠方那片廣袤無垠的天幕。

此時,他的神情凝重而肅穆,雙眸之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動容之色。

只見他微微仰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屏障,望見了那位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身影。口中喃喃自語道:

“唐太宗李世民啊,真乃一代明君!

他知人善任,慧眼識英才,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皆能各盡其才,為大唐的盛世奠定堅實的基石。”

朱棣稍稍停頓片刻,接著感慨萬千地說道:

“而且,他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從不因臣子們直言進諫而動怒責罰。

如此寬廣的胸懷和非凡的氣度,方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再者,他還能夠自我剋制,不被權力和慾望所矇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天下蒼生為重。”

說到此處,朱棣不禁長嘆一聲,語氣中充滿了欽佩與敬仰之情:

“正因有李世民這樣卓越的帝王治理國家,大唐才能繁榮昌盛,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