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他眉頭一簇,補全半個亂世!(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幕上緊接著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影片,
【他眉頭一簇,補全了半個亂世!】
在繁華昌盛、輝煌壯麗的大唐位面,
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正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專注地凝視著那高懸於天際之上的神秘天幕。
突然之間,他那雙原本深邃睿智的眼眸微微眯起,劍眉也不由自主地緊緊蹙在一起,臉上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疑惑之色。
只見他喃喃自語道:
“這天幕上所提及之人究竟是誰呢?
為何朕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認為此人極有可能就是我大唐子民!”
伴隨著話語聲,他的目光愈發犀利起來,彷彿要透過那天幕看穿其中隱藏的秘密。
然而,儘管他絞盡腦汁苦苦思索,卻始終無法確定這個神秘人物的真實身份和來歷。
【唐睿宗太極元年的正月,杜甫出生於官宦之家。
少年杜甫家庭環境優越,7歲就能作得一首好詩。
此時的他儼然是一個富貴公子,少年天才。
文藝青年杜甫站在泰山之巔,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
九年後,杜甫在洛陽與李白相遇。這一年的杜甫33歲,李白44歲!
安史之亂爆發,這場叛亂,迅速席捲了整個大唐。
在投奔肅宗的途中,杜甫被叛軍俘虜,押往長安。他趁著夜色逃出敵營,繼續追隨肅宗朝廷。
這一年山河破碎的大唐迎來了關中大旱,他對汙濁時政痛心疾首,辭官歸於田野。
回望自己的人生,年老的詩人寫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五年後,面對長期未退的洪水,公元770年的寒冬,59歲的杜甫病倒在駛往衡陽的舟中,一顆巨星自此隕落。】
戰國位面,
孔丘對著遠處的天幕深深鞠了一躬。
他凝視著遠方,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那位偉大詩人杜甫的一生。
“曾經,杜甫也是一個生活富足的富家子弟,年少時意氣風發,心懷壯志,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盡顯其瀟灑豪邁之氣概。
然而,命運卻無情地捉弄了他,讓他經歷了種種磨難與坎坷。
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和動盪之中。
杜甫也未能倖免,被迫流離失所,成為了一名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在那段艱難困苦的日子裡,杜甫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即便如此,他心中那份對天下蒼生的關懷之情從未有過絲毫減退。
他以筆為劍,用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詩歌描繪出普通人在亂世中的無奈與悲哀。
那些詩句如泣如訴,飽含著他對百姓苦難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和平盛世的殷切期盼。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生動地展現了社會貧富懸殊的殘酷現實;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則表達了他渴望能為窮苦人民提供遮風擋雨之所的美好願望。
正是這種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情懷,使得杜甫的詩作超越了個人的悲歡離合,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就在孔丘的話音剛剛落下之際,他那眾多弟子中的顏回與子路二人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來,表示對老師所言的讚賞之意。
他們倆的目光齊齊望向那天幕之上,眼神之中流露出滿滿的敬仰之情。
大唐位面之上,
陽光傾灑而下,映照出一片輝煌壯麗的景象。
然而,此刻站在高處遠望的李世民,目光卻穿越了那繁華的表象,直直地凝視著遠方那片蒼茫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