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莊的土豆終於收完,果然是一場盛大的豐收。張嫣望著堆積如山的土豆,心中已有了盤算:一半留作來年的土豆種子,另一半則可以用來製作更多的土豆粉,讓大家都能嚐嚐這新鮮的吃食。

給百姓家分發種植的土豆,雖不如皇莊裡的那般豐碩,但收成也相當不錯。隨著冬天的腳步臨近,張嫣又將目光投向了煤場。

煤場那邊開採出的煤炭數量眾多,為了製作蜂窩煤,張嫣特地請來了好多匠人。蜂窩煤的製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堆堆成品整齊地擺放著。張嫣認真地給小吳公公交代著:“小吳公公,從現在開始,便著手出售這些蜂窩煤。咱們要一邊製作,一邊售賣,不能有絲毫耽擱。”

小吳公公微微躬身,應道:“娘娘放心,奴才定當辦好此事。”

張嫣接著說道:“其實蜂窩煤掙不了幾個錢。張嫣心想咱們此舉主要是為了利民。古代的冬天極為寒冷,真的是能凍死人的。不像那些小說裡寫的,隨便就能去砍柴取暖,實際上,好一點的樹林、山林都被地主霸佔售賣。如今咱們大明還在前期,若是到了後期,情況恐怕會更加嚴峻。咱們這賣的煤價格便宜,百姓們能用來做飯,比柴火划算多了,他們也願意買。”

自從張嫣穿越而來,京城百姓的日子相較前幾年有了顯著的改善。一來,土豆的大豐收讓大家不僅能填飽肚子,還有多餘的可以拿去賣掉換取其他生活用品;二來,張嫣的廠子裡每天都在招人,而且她把關嚴格,堅決杜絕一家壟斷多人上工的情況,確保機會公平分配。即便是上層的將士,也能在廠子裡找到活計,畢竟廠子的用工需求較大。

不僅如此,皇莊裡製作辣椒醬等產品也需要大量人手。這一系列的舉措,為百姓們提供了眾多的就業機會,讓家家戶戶都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在張嫣的精心謀劃下,京城的街頭巷尾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清晨,陽光還未完全灑遍大地,集市上已經熱鬧非凡。百姓們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彼此交流著生活的變化。

“今年冬天可不怕冷嘍,有那便宜的蜂窩煤,屋裡能暖和著哩。”一位老者笑呵呵地與身旁的人說道。

“可不是嘛,還有那土豆,吃得飽飽的,家裡孩子都長了不少肉。”另一位中年男子應和著。

“聽說廠子裡還在招人,我家那小子也想去試試。”一位婦人滿懷期待地說。

“能去上就好啊,這都多虧了太子妃娘娘的善心。”眾人紛紛點頭,對張嫣充滿了感激。

而在廠子裡,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機器的轟鳴聲、人們的交談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充滿活力的勞動之歌。

“大家加把勁,好好幹,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一位工頭高聲鼓勵著。

“放心吧,這麼好的機會,咱們肯定珍惜。”工人們回應著,手中的活計絲毫不停。

張嫣也時常來到這些地方,檢視情況,傾聽百姓的心聲。

“娘娘,您來了。”一位工人見到張嫣,恭敬地行禮。

張嫣微笑著擺擺手:“不必多禮,大家幹活辛苦,可還順心?”

“順心,順心,娘娘給咱們謀了這麼好的生計,哪能不順心。”工人們紛紛說道。

張嫣看著大家充滿幹勁的樣子,心中滿是欣慰。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