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九世悲慘命運之三公主篇: 和親之路 情殤難挽

在金碧輝煌卻又瀰漫著緊張氣息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皇帝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可怕,聽著敵國那無理且霸道的開戰要求,雙手緊緊地攥著扶手,指節泛白,心中的怒火如洶湧的波濤。“放肆!朕的國家,豈容他國如此要挾!”他在心中怒吼,可又深知戰爭一旦爆發,百姓必將生靈塗炭,國家也會陷入無盡的動盪。

這時,有臣子戰戰兢兢地站了出來,聲音雖輕卻在寂靜的朝堂上格外清晰:“陛下,為了兩國之好,也為了避免勞民傷財,臣以為可答應和親之議,將公主嫁於敵國。”此語一出,朝堂瞬間如炸開了鍋。

一位老臣氣得鬍鬚顫抖,大聲駁斥:“此乃恥辱之舉!堂堂皇家公主,怎可淪為和親的工具?我等臣子應與敵國一戰,彰顯我朝骨氣,怎能輕易低頭!戰,這戰必須戰!必須戰服敵國!”

另一方的臣子也不甘示弱,紛紛附和:“若開戰,勝負難料,且必然耗費大量國力,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和親雖無奈,卻可保一時安寧,還能促成通關通商,於國於民,皆是利大於弊。”

皇帝眉頭緊皺,內心陷入了極度的糾結與痛苦之中。他看著朝堂下爭論不休的臣子,心中五味雜陳。“朕又何嘗不知和親或許是當下較為穩妥之法,可朕的女兒,朕如何捨得?”他的目光中滿是慈愛與不捨,腦海中浮現出三公主那靈動俏皮的模樣,自小她就在自己身邊嬉笑玩耍,自己對她的寵愛遠超其他子女,總是縱容她舞刀弄槍,馳騁沙場。“朕的寶貝女兒,怎能讓她去敵國受苦?”皇帝的眼眶微微泛紅,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對那敵國皇帝的恨意又增添了幾分。

就在此時,三公主聽聞訊息,匆匆趕來朝堂。她步伐堅定,眼神中透著決然。她先向皇帝行了一個大禮,然後緩緩起身,清脆的聲音在朝堂中迴盪:“父皇,兒臣願前往和親。”

皇帝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皇兒,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麼?你將遠離父皇母后,去到一個陌生且充滿危險的國度。”

三公主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皇帝:“父皇,兒臣明白。但兒臣更不忍看到百姓因戰爭而流離失所,國家因戰火而衰敗。兒臣身為皇家公主,有責任為國家和百姓挺身而出。”她頓了頓,心中泛起一絲苦澀,接著說道,“況且,兒臣也無其他牽掛。那曾與兒臣有過約定的人,想必早已將兒臣忘卻,兒臣也該放下過往,為國家盡忠了。”三公主心中默默想著黑風,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與失望。“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身為皇家之人,不能只為自己的兒女情長考慮。”

皇帝看著女兒那堅定的神情,心中既驕傲又悲痛。他深知女兒一旦做出決定,便難以更改,況且她所說的也句句在理。“皇兒,你真的決定了嗎?父皇實在不捨得你啊。”皇帝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眼眶中閃爍著淚花。

三公主走上前去,輕輕握住皇帝的手:“父皇,兒臣已下定決心。這也是兒臣報答父皇多年寵愛之恩的機會,兒臣去後,兩國可通關通商,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這於國於民,都是幸事。”

皇帝長嘆一聲,無奈地點了點頭:“罷了,罷了。朕就依了你。”那聲音彷彿瞬間蒼老了許多,滿是無力與悲哀。

敵國使臣得到三公主同意和親的答覆後,滿意而歸。不久,敵國傳來訊息,一月後大婚,將在邊關迎接公主。

三公主回到後宮,皇后早已泣不成聲。她拉著三公主的手,哽咽著說:“兒啊,母后實在心疼你。你此去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萬事多加小心。”說著,又吩咐宮女拿來各種精美的首飾和衣物,“這些都是母后為你準備的嫁妝,雖不能伴你一生榮華,但也算是母后的一點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