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這段是廢話,可以直接拉到下面看正文)——

這篇小說講述了一箇中規中矩的故事,算是比較復古的武俠小說。沒有抓眼球的設定,沒有離譜的矛盾,沒有金手指,沒有龍王翻身,沒有轉生復仇,一點也不吸睛。不過如果有幸合了您的口味,您看進去了,我相信您會喜歡上裡面的角色,也會為最終的結局唏噓。但我覺得它算爽文,看到通篇小說倒數第二行的時候,一切線索對上的時候,發現真正的結局原來如此的時候,一定是爽的。

至少,我自己寫完,我是有失落感的,我是心情複雜的。不過寫了太久太久,有點麻了,分辨不出故事的好壞。我很喜歡故事的結局,算是半開放吧,但前面的細節又透露出結局是既定的。

跟命運抗爭已經很累了,所以我不喜歡在故事裡安排帶有誤會的情節,那種故意製造的矛盾會讓人看得很憋屈。大家都好好溝通,好好理解對方。少一點傲慢與偏見,多一點心有靈犀。成年人很少因為苦難而落淚,更多情況是因為受到了理解和包容產生了感動。

不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出身和自己的目的,階級鬥爭永遠存在,世界註定無法和平。我把苦難放在了配角身上,主角擁有happy ending。並不是賦予主角光環,而是賦予了主角我們自己的一份希冀,一份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正文開始】

————

江湖,一個像詩詞,卻又少些規矩;像歌賦,卻又少些悽美;像散文,卻又多些魯莽;像八股,卻又多些靈光的地方。

武林,總是與江湖分不開的。人們常常聚集在村口茶攤,聽說書人徐徐講述那些英雄好漢、斧鉞刀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故事。

俠客,身處武林頂級階層的高人。他們神秘、仗義,關鍵是武功之高強,甚至可以做到獨闖千軍萬馬、擒賊擒王只在剎那之間——

這是個宣武不崇文的年代。

上明國,東大陸最大也是最繁榮的國度,佔據著整個東大陸不可撼動的主導位置。其大,大在疆土;其榮,榮在貿易。而支撐起大部分貿易的,是名徹整個上明國乃至毗鄰十國的鎮武鏢局。

上明國東臨一和、倻儷,其地產酒、參;南臨扶琅、大羅、沙瓦,其地產蟲、菌、珍稀果子;西臨梵竺、毗八、古斯,其地產香料、玉石、花露;北臨伊察、葉剎,其地產礦、畜肉、獸皮。此皆為鎮武鏢局的生意所在。

若看官問,太平年間走鏢生意豈能好做?

錯。既然宣武,江湖必定不太平。

看官又問,大而繁榮,十國不亂,怎說不太平?

又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明國的繁榮竟是百年基業。亂與不亂,太平與不太平——繁榮還是該繁榮的。

看官再問,此篇又在講什麼?

答,此篇只是胡亂說些亂世江湖中再平淡不過的人情世故罷了。瓜子茶點已備前排,看官可隨意聽書解悶,茶座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