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難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秀雙目赤紅,呼吸粗重。
他從封丘邑一路到楚地,快馬加鞭,越靠近楚地,便越發覺百姓對長信侯噤若寒蟬,談之色變。
起先,他並沒有打探出什麼,直到進入楚地都城安陽邑,安陽邑乃楚地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勾欄瓦舍鱗次櫛比。
他入一處勾欄院,要了一個包廂,點了幾個姑娘,幾輪酒令過後,以重金相誘,這幾個姑娘便爭先恐後地說出了長信侯的事。
林林總總,不盡為真。但關於長信侯殘害武信侯,以謀奪武信侯夫人的事,卻是眾口一詞,萬口一聲。
他從眾多傳聞中,知道幾個與長信侯頗為親近的朝中大臣,又費了一番周折,從這些大臣府中,探聽到了一些秘事。
而後才知,就在不久前,河東王新婦,吳越小郡主錢阿蠻貌美之名,已傳到安陽邑,長信侯於酒池肉林,大醉過後,竟揚言要將河東王妃擄至楚地。
如此種種,更有不堪入耳的言論傳出。
長興侯母親,楚地大長公主獨斷專權,隱隱有架空楚地國君,效仿先西太后垂簾聽政之意。大長公主性子剛愎自用,多次不顧朝中大臣反對,鼓動國君與鄰國發生爭端,導致楚地邊境時常受到敵軍騷擾,民不聊生。
楚地百姓敢怒不敢言,暗地裡紛紛斥其為越俎代庖,牝雞司晨。
李秀探到長信侯竟對王妃有如此齷齪之意,恨得牙根癢癢。
從楚地安陽邑,一路快馬,疾馳回到封丘邑。
他跪於地上,身體緊繃,聲音發沉,字字用力:“長信侯背靠楚地大長公主,在安陽邑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百姓無不哀聲哉道。尤其是,他對王妃有如此不軌之心,還傳的人盡皆知,其心當誅!”
蕭譽坐於案几上,面色陰沉,儘管不是頭次聽說長信侯對阿蠻的覬覦企圖,但再次從李秀口中聽到,胸口還是生出隱隱的怒意。
李秀起先不知王爺讓自己前去楚地打探長信侯是因為何事,但如今,卻覺有跡可循。
他見王爺只是沉默,不由得有些發急,身子前傾道:“長信侯如今只是言語挑釁,不過是試探梁地反應,但終有一日,楚地必定會對梁地興兵,以奪得北方霸主之地位。王爺何不早做打算?”
李秀這話說得分析利弊,十足誠懇。
蕭譽回過神,不禁認真打量他片刻,然後,沉聲開口道:“你且回去好生休息,我自有決斷。”
李秀未從王爺面上看出怒意,不由得心生不甘,更滿是憋屈,再不吭聲,垂眸施禮退下。
阿蠻醒來,知道蕭譽一夜未歸,只是微微發怔,很快就恢復正常。
晌午時分,封丘邑城門外忽而湧來大批百姓。這批百姓穿著髒汙,形容狼狽,神色苦楚,叫城門的聲音,猶如哭嚎。
守衛見勢不妙,急忙命人前去通報。
很快,四扇門城門緊閉,無人能進。
蕭譽得知訊息的時候,剛剛在議事堂的矮榻上躺下,用過午飯,他直接回來處理公務,不過處理三卷案牘,便覺頗有些睏意。
親衛來報,言稱有一批附近蜀地城池的難民湧入封丘邑,請王爺示下。
蕭譽雙目陡然睜開,一下從矮榻上坐起身。
接連兩日暴雨,封丘邑及附近城池皆發大水,百姓房屋良田皆被大水沖走,許多百姓,奮鬥了一輩子的家底蕩然無存,更有甚者,直接淪落為難民。
蕭譽未曾想,這批難民竟會湧來封丘邑。封丘邑雖地處蜀地,但如今已經歸梁地所有。恐怕這些蜀地難民是受了旁人的誘導,才會集體湧來。
他在矮榻上稍坐,擰著眉思慮。
不過片刻,又有一名親衛來報,言稱,又一批難民從南而來,直奔南城門,有數百之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