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決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梁地汴州城,四處城門緊閉,城中風聲鶴唳。
王太后李鳳梧被軟禁宮中,武昌王蕭衍坐鎮朝堂,代行天子令,更換守將,頒發詔令,朝中大臣聞風而動,紛紛入宮拜謁。
與此同時,蕭譽日夜兼程,疾馳至汴州城下。
見城門不開,只得安營紮寨。老將孫建林大怒,於城門下破口大罵。城門守將見是河東王歸來,大驚之下,立刻嚴陣以待,命親衛前去稟告武昌王。
及至入夜,孫建林罵得口乾舌燥,命親衛繼續喊門,他轉身便進了蕭譽營帳,行至水桶旁,舀起一瓢水便咕咚咕咚灌了下去,而後將水瓢往桶裡一扔,氣沖沖道:“王爺!那武昌王將城門緊閉,吾等何不破了那城門,殺進城去!”
他早就火冒三丈,恨不能此刻就衝進城中,將蕭衍就地正法。
蕭譽面沉如水,一言不發。
到底是慢了一步,讓蕭衍佔盡先機。
孫建林未聽到回應,手握腰間大刀,滿臉赤紅,呼哧喘氣,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正欲再出聲,營帳外忽有斥候高聲急報:“報!王爺,西北方有大隊軍馬向汴州城方向來!”
蕭譽眉梢微挑,抬眸朝著營帳外望去。
孫建林聽得分明,立時心中一驚,而後轉頭看向蕭譽,粗聲粗氣道:“王爺!可是那武昌王調了兵馬來!”
孟宇如今尚還在吳越,倘若西北方前來的大隊軍馬乃武昌王兵馬,他們今日危矣!
蕭譽臉上神色帶著冷意,忽而提劍起身朝著營帳外行去。
孫建林壓下心中驚慌,急急跟上前,低聲喚道:“王爺!”
蕭譽接過親衛遞來的韁繩,動作迅速,翻身上馬,於馬上垂眸看向孫建林,聲音沉穩道:“將軍與我,前去一看便知。”
話音落,他率先揚起馬鞭,調轉馬頭,朝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孫建林不敢遲疑,迅速上馬,號令手下將士,滿身殺氣追了上去,倘若來人真是武昌王兵馬,拼了這身血肉,他也定要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行至汴州城西北方三十里地,夜色昏暗中,已然可見遠處塵土飛揚。
蕭譽疾馳之下,勒住韁繩,馬蹄高高揚起,其身後,孫建林等眾將士紛紛停下,眯眼朝著對方大軍望去。
隊伍綿延不絕,竟有萬數人之眾。
氣氛一時緊張,眾將士皆屏氣凝神,等待一場惡戰。
對方斥候明顯察覺到這邊異樣,對面大軍短暫地停止行進後,不過片刻,竟忽然加速行軍,直衝而來。
孫建林眉目森森,渾身殺氣乍起,抽出大刀,策馬向前!
他身後眾將士,紛紛拔刀,渾身緊繃,戰意騰騰。
但不過須臾,前方行進大軍忽而得令停止行進,唯有領頭將軍獨自策馬前來。
蕭譽渾身緊繃,眯眼望去,很快瞧見高頭大馬之上,石山鎧甲著身,氣勢騰騰。
幾乎同時,孫建林等人也望到了對面來人,一時間,氣氛頗為怪異。
石山策馬上前,於數十步處勒住韁繩,翻身下馬,跪地施禮,聲如洪鐘:“屬下來遲,請王爺恕罪!”
他本就負傷,又因付芽之事被王爺所不喜,滯留幽州久已,雖則前不久得令去取了宋州城,但到底有心戴罪立功。得知武昌王把持朝政,河東王欲北歸,他一時情急,立刻調派軍馬,一路往汴州城來。
蕭譽朝著他看去,好半晌,才沉聲開口道:“起。”
城內武昌王府邸,書房內,蕭衍沉默聽著手下郎將急報,始終一言不發,及至一刻鐘後,才抬起眼眸,緩聲道:“去喚陳樹。”
深夜被傳喚入武昌王府邸,中書侍郎陳樹面如土色,不敢看自家夫人滿臉擔憂,披上衣袍,沉默不語地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