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一行人正沉浸於找到些許糧食的短暫喜悅之中,陡然聽到外面傳來的那陣嘈雜聲,心瞬間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揪緊,頓時緊張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褪去了方才的笑意,眼神中滿是警惕,身體也下意識地繃緊,做好了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

林大哥反應最為迅速,他抬手示意大家先躲起來,眼神堅定而冷靜,傳遞著無聲的指令。眾人不敢有絲毫耽擱,輕手輕腳地移動腳步,悄悄地躲進了一間屋子的角落裡。大家緊緊挨著彼此,屏氣斂息,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弄出一點聲響,暴露了藏身之處。屋內靜謐得只能聽見彼此劇烈的心跳聲,緊張的氛圍仿若實質化的絲線,將每個人都纏繞其中。

不一會兒,一群衣衫襤褸的人拖沓著腳步走進了村子。他們的身影在破敗的村道上顯得格外落寞,破舊的衣衫在風中獵獵作響,衣角上沾滿了泥漬與灰塵,有的地方還打著粗糙的補丁,補丁的顏色參差不齊,顯然是用不同的布料拼湊而成。

“這村子也沒啥東西啊。” 其中一個人扯著沙啞的嗓子抱怨道,聲音中透著深深的失望與疲憊,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中那根簡陋的木棍在路邊的草叢裡隨意撥弄著,似乎還不死心,期望能從這荒蕪之中翻找出一星半點有用的物件。

“再找找看,說不定能有點收穫。” 另一個人緊接著回應道,語氣雖然帶著幾分不甘,但也難掩其中的無奈,他的眼神黯淡無光,在村子裡四處搜尋著,腳步虛浮,顯然也是許久未曾進食,體力不支。

林曉蹲在角落裡,透過門縫,仔細地觀察著這些人。她發現,儘管他們外表看上去狼狽至極,頭髮蓬亂如雜草,面容憔悴,身形消瘦,但眼神中透露出的更多是無奈和疲憊,並沒有什麼惡意。看著他們,林曉不禁想起了自己一路逃荒的艱辛,心中湧起一股同病相憐之感。

略作思忖後,林曉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緩緩推開那扇陳舊的木門,走了出去。她的動作輕緩而謹慎,不想驚嚇到這些同樣脆弱的人。

“你們也是逃荒的嗎?” 林曉輕聲問道,聲音柔和而友善,試圖打破這初見時的僵局與隔閡。

那群人被突然出現的林曉嚇了一跳,瞬間如臨大敵般,紛紛後退幾步,手中的木棍下意識地舉起,擺出防禦的姿態,警惕地看著她。

“你是誰?” 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人,目光冷峻,緊盯著林曉,大聲問道。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溝壑,眼神中透著久經世事的滄桑與謹慎。

林曉見狀,趕忙微笑著解釋道:“我們也是逃荒的,路過這裡。剛在村子裡找了點吃的,聽到聲音,想著出來看看。” 她一邊說,一邊攤開雙手,示意自己並無惡意。

經過一番誠懇的交流,林曉得知他們同樣是因為家鄉受災,洪水肆虐沖毀了房屋和田地,莊稼顆粒無收,疫病橫行奪走了親人和朋友,被迫背井離鄉,出來尋找生路。大家眼中閃爍著淚花,傾訴著各自的苦難,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傷情緒在空氣中瀰漫開來。

“大家都不容易,要不咱們一起走吧,互相也有個照應。” 林曉看著這些與自己境遇相同的人,心中滿是憐憫與同情,真誠地提議道。在這艱難的世道,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生存下去的希望。

此時,林父他們也從屋裡走了出來,表示贊同林曉的想法。眾人圍攏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起來。最終,一致同意了林曉的提議,決定結伴同行。

這群人裡,有一對父子格外引人注目。父親叫王強,年約四十,身材高大卻因飢餓顯得有些佝僂,滿臉的胡茬遮住了大半張臉,眼神中透著堅毅與對兒子的疼愛。兒子叫王虎,年僅十歲,小臉髒兮兮的,卻掩蓋不住那股機靈勁兒,眼睛明亮有神,雖然年紀小,但十分懂事,小小的身軀揹著一個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