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收服湯隆(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人簇擁著宋江來到了穆家莊,稍作歇息後,便擺下了豐盛的酒宴,眾人依次入席。李俊沉凝道:“兄長或許有所不知,此二位富戶兄弟乃本地人氏,姓穆,名弘,人送綽號‘沒遮攔’。其弟穆春,則被稱為‘小遮攔’。此地共有‘三霸’,揭陽嶺上嶺下,乃我與李立為一霸;揭陽鎮上,則是這穆氏兄弟為一霸;而潯陽江邊行私商之事的,則是張橫和張順兄弟倆為一霸。此便是我等此處之‘三霸’。”
宋江聽後,頷首輕點,緩聲道:“原來如此,揭陽嶺竟有如此多豪傑,宋江先前竟是全然不知,若早知,定會早些前來通稟一聲。”
眾人聞此,皆面露慚色,紛紛出言解釋。張橫拱手施禮,言道:“哥哥莫要責怪,小弟與張順乃一母所生之親兄弟。我為兄長,卻不及弟弟出眾。我弟弟張順,著實厲害:他通體肌膚恰似雪練般潔白,可於水底下潛藏七日七夜,水中游動仿若一根白條般迅捷,故而稱作‘浪裡白條’。起初,我等兄弟二人僅在江邊做些本分營生,然難以維持生計,遂分了家。我於此地謀些生計,而弟弟則去了江州,做了魚霸,以此贍養母親。”
穆弘拱手施禮道:“兄長有所不知,我家太公於此地兼任里正,故有規定,外來者須至莊上報備,否則不得停留,亦不得營生。否則便是與我兄弟二人作對,不想竟衝撞了兄長。”
宋江慨嘆道:“此事我等確實不知,才致如此誤會。既已明瞭皆是誤會,宋江懇請穆弘兄弟放過那賣藝人薛永。”
穆弘沉聲道:“兄長有令,小弟自當遵從,來人,將薛永帶至莊上一同飲酒。”
不多時,穆春請來病大蟲薛永,眾人一同飲酒吃肉,暢談至深夜。次日清晨,宋江意欲繼續趕路,穆弘力勸他多留數日。又令莊客殺雞宰羊,盛情款待眾人。
宋江停留一日,遊覽完畢。眾人皆聞宋江經歷,驚歎不已。酒過三巡,宋江言道:“薛永兄弟,你流落街頭,終究非長久之計。你父親往昔曾於老種經略相公處謀職。我修書一封,將你舉薦給楊鈴轄。憑你的本事,謀個前程,如何?”
薛永聞之,直呼宋江仁厚,當下連磕三個響頭,拜謝宋江。李俊眼珠一轉,拱手施禮道:“公明哥哥,小人有一事相求,請哥哥相助引薦。做私貨畢竟風險頗高,若有生路,李俊願投身軍中效力。”
宋江大喜,輕撫鬍鬚說道:“楊鈴轄乃我摯友,取紙筆來,我即刻修書一封,你等去找他便是。”
宋江將書信交與二人,當夜把酒言歡,次日宋江堅辭挽留,執意離去。穆弘取來一盤銀兩相贈。送宋江至路口,反覆辭別,方重新啟程,趕赴江州。
且說楊芝褚一行人抵達鄆州,取了書信便要前往京都樞密院授職。楊芝褚囑咐麾下眾人:
“諸位,我需往京都一行,煩請軍師與我同往,山士奇兄弟亦隨我同行。教頭、史進兄弟、奚教諭,大營之事就有勞三位了。武二兄弟、魯大哥,有一事還需兩位相助,煩請替我去一趟江州。到了那裡,如此這般………”
眾人領命後,各自行動起來。楊芝褚深知不可空手而去,於是步入密室。開啟箱子,取出一塊二寸長一寸寬的和田玉,一塊嬰兒拳頭大小的田黃,一株老參,一塊五十兩金錠。收拾妥當後,這才啟程上路。
朱武與山士奇率領五十軍漢、三十騎,護擁著七輛車子率先前行。楊芝褚端坐於車中,身後有十餘名軍漢驅趕著牛羊,一路向京都進發。
往昔出行,要麼是因軍務在身,要麼是為生計所迫。楊芝褚無暇遊覽壯麗山河,此次出行,他一路走走停停,若遇佳宿、酒肆,便與山士奇、朱武一同飲酒作樂。遇美景則駐足觀賞,遇窮山惡水則自行埋鍋造飯,一行五六十人只為沿途照料便利。
行了十餘日,眾人行至一處鎮子。這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