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褚一行人抵達京都之後,隨即派遣士兵在城外安營紮寨。唯獨朱武與山士奇伴隨其左右,一同入城,併入住於義父的別院之中。待洗漱完畢,他們換上了華麗的錦袍。楊芝褚將一隻精緻的錦盒連同名帖交予朱武,囑咐他送往蔡太師府上;而另一隻錦盒,則交予山士奇,命其送往童太尉的府邸。

楊芝褚自身則攜帶著一隻錦盒,前去拜謁義父楊戩。抵達楊戩府邸後,他大步流星地邁入堂內,雙膝跪地,恭敬地叩頭行禮:“父親大人,孩兒歸來了。此次有幸得一株老參,特來敬呈給父親,願父親身體康健,福壽無疆。”

楊戩見狀,滿面笑容,對於這位他一心提攜的晚輩,心中甚是滿意。家中眾人,皆是不成器之輩,或為蠅頭小利所羈絆,或行徑卑鄙齷齪,更有甚者,純屬紈絝子弟。唯獨此人,爭氣非常。

此子不僅相貌堂堂,更擁有一身好武藝,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智勇雙全,廣納英雄豪傑。此次征戰大獲全勝,連皇上都屢次誇讚於他。當自己“偶然提及”此乃自家子侄後,皇上當即賞賜黃金五百兩、錦緞十匹,真乃皇恩浩蕩,此乃無上榮耀,將來或許能成為保命之符。況且此子尤為孝順,這讓他怎能不喜愛此子呢?

“此次召你前來京都,授職不過是個幌子罷了。”楊戩緩緩說道,“嬌秀的婚事已定,聖上已賜婚於蔡家。說到為父能有今日之地位,實乃蔡太師與親家所賜。你雖為舅舅,但僅年長她六歲,且獨身一人亦非長久之計。先前你曾救過童太尉家三姑娘之女石小岑,如今他們家已上門提親,你無需憂心娶妻之事,我們自會為你妥善操辦。你只管風風光光地迎娶便是。”

楊芝褚聞此,不禁憶起昔日任都頭時,所救之女子。其相貌雖稱不上絕美,倒也清秀可人。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之官場聯姻,實難自主。如此清秀之女子,已屬上乘之選。

“孩兒全憑父親做主。”事已至此,楊芝褚亦無反對之意,遂當即拜謝。

楊戩對其態度甚是滿意,小輩理應順從。既孩子已然應允,那便速速操辦吧。略作思索,問道:“此次來京,可曾向蔡府、童府略表心意?”

楊芝褚躬身立於一旁,答道:“蔡太師府上送了一塊田黃,童太尉府上送了一塊玉,聊表心意。”

楊戩滿意地笑了:“禮節不可缺,你做得甚好。來人,吩咐下去,備些家常小菜。萬福,你也聽見了,再將昨日送來的孝敬,送往其他四家。”

管事太監萬福唱了個喏,躬身出去安排了。楊芝褚心中暗自懊惱,怎會將其他幾家遺忘。這朝堂之上,自己尚需歷練。

楊戩見已掌控住小輩,含笑著向身旁下人一揮手:“去,點上香,喚月兒過來點茶,就用龍鳳玉芽。我與乖兒喝茶敘話。”

小太監應了一聲,出去安排了。不多時,香已點上,月兒姑娘走出來,欠身施禮,取出一團茶,開始碾茶。

楊戩一臉嚴肅,說道:“而今你也算進入上層之視野。務必嚴於律己,人未得勢,切不可張狂。為父至今,一直謹小慎微,除了官家出遊享樂,只敢食葷,從不沾腥,唯恐有些異味惹官家不悅。每日薰香,以玉芽茶漱口,此乃小心行事之道。你雖已獲領兵之權,但萬不可張狂。需時刻表露忠君之心,以減官家之猜忌。如此,方能長久,你可明白?”

楊芝儲凝神傾聽,深知此乃經驗之談,為官之要。若欲仕途高升,務必銘記於心。遂拱手作揖,躬身言道:“孩兒謹遵教誨,銘記於心。”

楊戩續道:“孟州之事處理欠妥,若早做籌謀,豈不善哉?何必貿然出手,致人死命。未雨綢繆,行事當預先綢繆,效仿蔡太師之手段。”

楊芝儲垂首認錯,將事情始末一一道來。楊戩仔細聆聽,頻頻搖頭:“起於微末之人,難免如此。為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