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袁可立說的王督師即王之臣,朱由校一時也沒有更合適的替代人選。

孫承宗被自己弄去了鎮守京畿西北門戶宣府河大同,袁可立又被自己弄來了京城當兵部尚書。

至於袁大炮,朱由校可不想跟崇禎一樣落得個己巳之變的下場。

至於閻鳴泰,只能說還不如王之臣。

“既然先生認可,那就繼續任用王之臣督師薊遼吧!”

“陛下聖明!”

“不過,為了避免再出現因一人而敗壞整個遼東局面,朕還是會繼續保留登萊巡撫對登萊與東江鎮糧草的自主權,只是在軍務上接受薊遼督師的節制!”

作為曾經的登萊巡撫,袁可立自然明白保持登萊與東江機動性的重要性,所以,對於皇帝的安排,他自然無不可,“陛下安排甚妥,臣無異議!”

“好,先生提到的王化貞與高第等人,其中王化貞朕已經決定進行抄斬,而袁應泰,也追回了一系列的追贈,至於楊鎬,判定為斬監候!”

“此三人皆犯有不可饒恕的重罪,陛下嚴懲他們,臣以為並無不妥!”

“先生第三策提到的慎防守,以固封疆,朕已經採納了王之臣請求放棄營建大小淩河城的計劃,並放棄繼續在錦州屯駐重兵的計劃,而是改為屯重兵於寧遠與山海關。

與此同時,為了應付漠南蒙古局勢的快速變化,朕會將其地位抬高至與遼西等同,繼續留任了孫祖壽這個頗有建樹的薊州總兵,並起復了孫傳庭出任新的順天巡撫,負責永平與順天兩府薊州防線的軍務。

至於登萊方向,朕也會督促新任登萊巡撫盧象升在登州訓練精兵,並整改登州水師,重現先生當年反攻遼南半島的壯舉!

朕記得當年熊廷弼提出過一個三方佈置策,針對現在遼東局勢的新變化,朕也想了一個新的三方佈置策,即以遼西薊州為首,登萊遼南半島為腰,東江皮島為尾。

首為守,守住寧遠、山海關與薊州防線,腰為攻,重新收復遼南半島,築堅城,步步為營,牽制建奴的大量精銳軍隊,尾為奇,深入敵後,騷擾破壞為主,繼續牽制建奴兵力!”

“陛下的軍事佈局,臣深表贊同,但臣聽說毛文龍有軍閥化的趨勢,不僅虛報戰功與冒領軍餉,還聽調不聽宣,並多次劫掠朝鮮,雖有多次深入遼東反攻建奴的壯舉,但多是武裝遊行,戰果寥寥!”

“先生的訊息來源並沒有錯,這毛文龍已經快要脫離朝廷的控制,但只要他還能繼續牽制建奴,朕還是不會動他,讓他繼續坐鎮東江各島,甚至讓朝鮮就近提供糧草,但要是他敢投靠建奴,朕也不可能再容下他!”

對於毛文龍帶著一眾義子現在投靠建奴,朱由校是不怕的,因為他們現在並沒有像歷史上的孔有德等人那樣掌握大量的火炮與眾多精良炮匠和炮手。

一群兵痞子而已,或許會對大明帶來一些傷害,但傷害也不會很大,更何況還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跟著毛文龍一起投靠生死大仇建奴。

當然,最好的結果依然是毛文龍繼續維持住現在這樣在後方牽制建奴,使建奴無法集中所有兵力進攻蒙古或遼西走廊。

毛文龍作為聰明人,他自然也清楚維持住現在的局面對他最為有利,既能佔據東江鎮的特殊位置搞走私,還能時不時上岸撈一點戰功換取錢糧官位。

而且,他的下屬多是與建奴有血海深仇的遼民,若不是實在無法活下去,他們不可能向生死仇敵投降。

袁崇煥擔任薊遼督師的時候,讓東江鎮斷糧了大半年,這些苦難的遼民依然沒有選擇投降建奴,更何況是現在朱由校還繼續補給著東江鎮糧草的前提下。

而歷史上的孔有德、李九成等人在崇禎五年之所以發動吳橋兵變並佔據登州,實在是當時的朝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