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諸葛連弩(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頭高懸,暖烘烘地照著聚義廳前的校場。孟康與李助滿臉興奮,雙手穩穩捧著一架造型奇特的連弩,大步流星來到姜齊跟前。
“郎君,您且瞧!” 李助難掩激動,高聲說道,“這便是依照您給的圖紙打造而成的連弩!”
“只不過,” 孟康微微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此弩雖說能夠連射,可精準度欠佳,剛射出百步,弩箭便已力竭。若想將其做大以增強威力,攜帶起來又極為不便。”
姜齊接過連弩,手指輕輕摩挲弩身,仔細打量片刻,隨後大步走到校場旁早已設好的草靶場地。他深吸一口氣,穩穩端起連弩,試著射完幾個弩箭匣子。按照實際比例估算,這連弩的有效射擊距離大概在一百米左右,要是採用拋射的方式,射程差不多能達到兩百米。
姜齊眉頭緊鎖,心中原本有著一番作戰設想:兩軍對陣之時,先用這連弩來一輪全覆蓋的攢射,其中夾雜神臂弩專門狙擊對方將領,緊接著再來一輪弓箭的急速射擊。如此一來,待到敵方兵丁真正衝到近前,已然是群龍無首,士氣想必也已低落至谷底,最後己方手持大刀與敵人近身對砍,輕鬆收割首級。可如今看著連弩射出的弩箭,竟連普通草靶都無法完全穿透,他不禁在心底暗自思忖:這般威力,雖然中短距離對輕裝和皮甲有殺傷力,但如何能射穿敵軍的鐵甲乃至步人甲?
念及此處,姜齊沉聲道:“這連弩可有改進的餘地?”
李助和孟康對視一眼,李助率先開口:“此前貧道也研究了郎君提供的腳踏弩和神臂弩圖紙。這兩者雖說大致模樣相似,可神臂弩所需的部件更為精細,製作材料也繁雜得多。像那牛角、牛筋,還有上好的生絲,以及用作粘合的生漆,咱們梁山如今可都沒有。”
孟康神色認真,回應道:“郎君,這幾日我和李道長反覆琢磨,神臂弩的精準度和射程都更勝一籌,我們想借鑑它的設計。但正如李道長之前所說,神臂弩部件精細,材料繁雜,咱們缺材料是個大難題。”
李助接著道:“貧道仔細研究了連弩的構造,問題可能出在弩臂和弩機。弩臂的材質不夠堅韌,發力時形變過大,影響了弩箭射出的穩定性和力量;弩機的設計也不夠精巧,扣動時不夠順暢,導致弩箭發射間隔較長。”
孟康又補充:“我們嘗試著用現有的材料改進,可效果不佳。比如用普通木材替換神臂弩所需的山桑木,弩臂的彈性和強度都遠遠不夠。”
正說著,蔣敬匆匆趕到。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見三人正討論弩箭之事,索性翻開賬本,直言道:“郎君,製作一張神臂弩的成本,足夠打造兩張諸葛連弩了。況且諸葛連弩矢長八寸,以鐵鑄矢,在短距離之內,憑藉多發齊射或者連射,同樣能給敵人帶來巨大的殺傷。相較之下,還是打造諸葛連弩更為划算。不過,咱們從東京汴梁那裡買的軍械中,倒有一架神臂弩,不如……”
姜齊擺了擺手,神色堅定地說道:“買是肯定要買的,但咱們梁山也必須具備自主製作的能力,絕不能在軍械一事上被人拿捏,受制於人!”
李助和孟康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流露出欽佩之色,齊聲應道:“郎君所慮深遠,我等佩服!”
“兩位還得再辛苦辛苦,嘗試繼續對這連弩進行改進。不僅要提升它的威力,成本方面的問題也得著重考慮。不過這個也別浪費,先製作三百架放庫裡,以備不時之需!咱們梁山上不是新來了個楊騰蛟嗎?他打鐵可是一把好手,咱們又有夷州島送來的鐵礦,讓他也參與進來,忙起來!研究研究這弩上的配件,看看哪些能用鐵料替換。” 姜齊有條不紊地安排著。
“是!” 李助和孟康領命而去。
蔣敬上前一步,拱手道:“郎君,朱富前往東京汴梁開設酒樓,咱們該批給他多少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