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眾人的議論聲在擂臺上的陳書霖卻是無暇顧及,只一門心思的注視著深潭之下,見青魚妖將遲遲不肯現身,他在心中思索著對策

“兩界山虛影防護雖強可一旦成型就無法移動,情況不明之下也不能貿然入水,若是僵持下去怕又是一場持久消耗戰,那妖將隱藏水下以逸待勞於我不利,只有……”

思索間就見他取出紙筆開始書寫

《烽火》

烽火連天戰鼓鳴,

沙場血雨漫飄零。

箭如蝗雨從天降,

盾似堅牆立地擎。

火浪翻騰蒸碧海,

煙雲瀰漫蔽天晴。

英雄無畏衝敵陣,

生死何妨扞陣營。

一首略作修改的後的烽火就此問世,文氣直衝四丈有餘,詩成鎮國!還不待臺上觀眾發出聲音,陳書霖就立刻注入文氣以原始篇催動詩詞威能,只見漫天火雨連綿不絕的砸下直入深潭,隨後在水面上化作滔天火浪,不多時就將潭水灼燒的滾燙已經有蒸汽騰起。直到這時看臺上眾人才有所反應紛紛驚呼不已

“臨場作詩,成則鎮國,這時何等驚才絕豔之輩啊”

“那潭中之水竟然要被燒滾了,這火焰是何等熾熱高溫,若是被困其中恐怕頃刻之間就要化為飛灰吧”

……

各種驚歎聲不絕於耳,而原隱藏本水下準備尋找時機偷襲,或者等陳書霖耗光文氣後一舉擊殺的青魚妖將也是在被火浪灼燒得滾燙的水中再也待不下去,只見他催動天賦神通掀起巨浪,向著水面火浪拍擊而去試圖將其撲滅,可空中連續不斷有火雨流星砸下,剛被撲滅的地方就再次燃起火浪,根本難以徹底消除,無奈之下他也催動水球護罩防身隨後一躍衝出水面站在水潭的另一面和陳書霖遙遙相對。

陳書霖見青魚妖將現身,毫不猶豫的操控火雨向著所在砸去,青魚妖將也毫不遲疑的操控起潭中滾燙的海水化為巨浪在撲滅譚中火浪的同時向著陳書霖拍擊而去,然後憑藉肉身優勢左突右閃躲避著當頭而來的火雨,由於兩界山虛影不能隨身體移動而青魚妖將掀起的巨浪攻擊面積又太廣,陳書霖只能加大對兩界山虛影的文氣輸入,硬抗這重重的一擊,同時也聚攏精神感知著青魚妖將周圍的靈氣流動,試圖發現符骨運轉的的規律,同時鬥場主持也用他那雄渾有力的聲音繪聲繪色的解說著,雖然陳書霖也沒能跳出文人常規的戰鬥方式,但戰鬥場面之激烈也讓他連聲音都激動了幾分

“蘇林以熾烈火雨攻擊青魚妖將,妖將不敢硬抗以肉身速度閃躲,竟然在如此密集的火雨之下還能做出反擊,實力著實不俗,不知何故蘇林面對拍擊而來的巨浪沒有選擇閃避,而是選擇依靠兩界山虛影硬抗這一擊,這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啊!究竟是自信還是自負馬上就要揭曉……”

正當他說得起興之時,連綿巨浪也到了陳書霖身前,一下接一下的拍在兩界山虛影之上,饒是以兩界山虛影強力的防護也是一陣陣顫動彷彿下一刻就要崩潰,但知道巨浪力竭水面歸於平靜也未能將虛影破開,同時?烽火?的威能也快要耗盡,只有零星的火還在從空中墜落砸擊青魚妖將,壓力壓力驟減之下青魚妖將也有了更多反擊的空間,見巨浪不能建功他再次以符骨運轉自身妖力,控制潭中海水化為巨手向著陳書霖抓去,見此情形主持的聲音再次響起,即是為了活躍氣氛也是為了提醒陳書霖

“蘇林火雨已經力竭無法持久,青魚妖將抓住空隙施展天賦控制海水化為巨手,這是要將蘇林拖入海中戰鬥麼,面對這一擊蘇林要如何應對呢”

聽見主持的聲音陳書霖向著擂臺上空點了點了點頭以示感謝,隨後就撤去對兩界山虛影的維持催動游龍靴開始躲閃,疾速躲避著海水匯聚而成的巨手,另一邊的青魚妖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