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實踐出真知(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華國黨校的學習之旅猶如一場知識與實踐緊密交織的盛宴,它絕非僅僅侷限於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巧妙地將理論融入到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當中,使得每一名學員都能夠切身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所帶來的巨大力量。
在這段充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時光裡,李銘積極參與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活動。他不僅親身參觀了那些承載著厚重革命歷史的聖地,還深入開展了廣泛的社會調查,並踴躍投身於組織學員論壇的工作之中。正是透過這一連串的實踐體驗,李銘對於黨的發展歷程、基層民眾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及如何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均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認知。
當黨校組織全體學員一同前往革命聖地進行參觀時,李銘懷著崇敬之情踏入這片神聖的土地。他緩緩踱步於歷史遺蹟之間,目光凝視著那一處處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莊嚴肅穆的場景,內心深處不禁湧起一股洶湧澎湃的情感浪潮。
“這些英勇無畏的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他們的感人事蹟讓我們更加堅定不移地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信念!” 在參觀結束後的熱烈討論環節中,李銘慷慨激昂地抒發著自己內心的感慨。此時,坐在一旁的胡海濤——這位剛剛結識不久的新朋友,也是來自北方某座城市的優秀幹部,深有同感地點著頭,表示贊同道:“沒錯,我們絕對不能忘卻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應當肩負起傳承先輩遺志的重任,砥礪前行,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社會調查作為黨校實踐活動至關重要的一環,吸引著眾多學員積極參與其中。這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李銘與同學們一同踏入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他們懷揣著對鄉村真實面貌的好奇與關切,決心深入瞭解農戶們的生產生活情況。
沿著蜿蜒曲折的鄉間小道,李銘一行人來到了一戶農家門前。一位面容慈祥、面板黝黑的老農正坐在門口休憩。李銘面帶微笑,走上前去,親切地問道:“大爺,您好呀!想跟您打聽一下,今年您家種的莊稼收成怎麼樣呢?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呀?”聽到李銘的問候,老農抬起頭來,露出樸實的笑容,但隨即又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唉,孩子啊,今年的收成還算不錯啦,可就是這路不太好走喲,糧食運不出去,賣糧成了大難題吶!”
李銘一邊仔細聆聽老農的話語,一邊迅速拿出筆記本,將他說的每一個字都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來。看著本子上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李銘的眉頭微微皺起,心中暗自思忖著該如何才能有效改善農村現有的基礎設施狀況,讓村民們不再為賣糧而發愁。
與此同時,在黨校內部舉行的學員論壇上,氣氛熱烈非凡。這裡成為了學員們相互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的絕佳場所。李銘也登上講臺,將自己在這次社會調查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在座的其他學員。
“透過此次深入農村的調研,我們發現當前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農民朋友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李銘神情嚴肅地說道。就在這時,臺下傳來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原來是另一位學員——劉芳發言了。只見她站起身來,自信滿滿地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我覺得針對目前農村賣糧難這個突出問題,咱們完全可以充分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加以解決。比如說,可以大力推廣並發展電子商務模式,搭建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這樣就能有效地幫助農民朋友們解決賣糧難的困境啦!”劉芳的這番話猶如一道亮光,瞬間點燃了現場討論的熱情,大家紛紛圍繞這一觀點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經過長時間深入基層開展廣泛而細緻的社會調查之後,李銘對於基層的實際狀況已經有了更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