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來到菜園子,眼前的景象讓他既驚喜又無奈。驚喜的是,那些經他親手播下的種子,在種菜技能的神奇加持下,已齊刷刷地長成了茁壯的幼苗。

嫩綠的葉片在陽光的輕撫下舒展著,彷彿在向他展示著生命的蓬勃力量。那一排排整齊的菜苗,像是在列隊歡迎它們的主人歸來,每一片葉子都透著生機與活力。

然而,讓張遠忍不住扶額的是,這片菜地上的雜草彷彿也沾了種菜技能的光,像是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召喚,以一種近乎瘋狂的速度生長著。

它們肆意地在菜苗間蔓延,張牙舞爪地與菜苗爭奪著養分和陽光。原本規整的菜地,此刻被雜草攪得一片狼藉,讓張遠著實有些頭疼。

不過,張遠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難倒。他迅速調整好心態,將攝像機穩穩地架設好,準備記錄下自己打理菜園的過程。他心裡想著:人家陶淵明都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這種個地,草多一點兒也可以理解不是嗎?

一切準備就緒後,張遠便拿起鋤頭,一頭扎進了除草的工作中。他彎下腰,雙手緊緊握住鋤頭,眼神專注地盯著地面,小心翼翼地將鋤頭伸向雜草根部。

畢竟古話說的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陶淵明除草技術肯定不好,要不然也不會草盛豆苗稀了,借用戴建業教授的一句評價就是:他種的個鬼田。

隨著他有力地揮動鋤頭,一株株雜草被連根拔起,發出 “簌簌” 的聲響。每除掉一片雜草,張遠都能感受到菜苗們似乎鬆了一口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向他致謝。

張遠小菜園子裡的雜草主要是蒲公英,蒲公英算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雜草,甚至可以說是一味藥材。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有時倒向羽狀深裂或大頭羽狀深裂,頂端裂片較大,三角形或三角狀戟形,全緣或具齒。

每側裂片 3-5 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通常具齒,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常夾生小齒,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疏被蛛絲狀白色柔毛或幾無毛。花葶 1 至數個,與葉等長或稍長,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

頭狀花序直徑約 30-40 毫米;總苞鍾狀,淡綠色;總苞片 2-3 層,外層總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邊緣寬膜質,基部淡綠色,上部紫紅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狀突起。

內層總苞片線狀披針形,先端紫紅色,具小角狀突起;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紅色條紋,花葯和柱頭暗綠色。瘦果倒卵狀披針形,暗褐色,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頂端逐漸收縮為長約 1 毫米的圓錐至圓柱形喙基,喙長 6-10 毫米,纖細;冠毛白色,長約 6 毫米。

其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成熟後隨風飄散。

張遠小時候還挺喜歡吹蒲公英玩的,但是抱歉,你長錯了地方,給老子拱出老子的菜地。

雜草的數量實在太多,除了蒲公英還有狗尾巴草,車前草,蒼耳等,不一會兒,張遠的額頭就佈滿了細密的汗珠。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瞬間被泥土吸收。

可他全然不顧,只是偶爾直起腰,用手臂隨意地擦一把汗,便又繼續投入到除草工作中。這可是自己種的小寶貝兒,可得茁壯成長。

除掉大部分雜草後,張遠又拿起水桶,前往附近的水井打水。現在農村的露天井基本都被填了起來,建成了自來水,或者是灌溉用的機井,張遠很快打了一桶水,雙手穩穩地提著水桶,邁著堅實的步伐回到菜地。

接下來是澆水環節,張遠將水桶傾斜,讓水緩緩地流淌在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