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人走過 不見舊顏色。臺上人唱著 心碎離別歌。情字難落墨 她唱須以血來和。戲幕起 戲幕落 誰是客。”

哭腔的唱法把我們帶入了戲子的情感世界,戲子的偉大在於他們承受的情感壓力要比常人大很多,聽著這首旋律,彷佛積壓已久的壓力得到了釋放。

曲調朗朗上口,背後意蘊很深刻。很明確地表明瞭臺上的伶人作為社會的底層,在國家危難自身難保,卻仍然不肯放下愛國為國之念,決意為國獻身,他不在乎是否有人記得他,也不在乎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扇子開與合,鑼鼓響與停,戲的內容,聽戲的人,誰能說得清戲裡戲外呢

戲子已經習慣將喜怒哀樂這些感情融入表演過程,長期唱舊戲又能怎麼樣呢,各種角色都是“我”來演。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身處亂世,看戰火燃遍祖國山河,戲子地位卑賤,卻也不敢忘記憂心國家事,哪怕無人知道“我”。

這種赤子般的純粹,正對著赤字,很形象的字眼。

“爺爺,還有一份方案,配上一起看曲譜,更得其中三味。”張婷芳一旁不忘提醒道。

“哦,在哪?”

“您往前面滑,前面一張照片。”

與其說文案,不如說給歌曲編寫了的劇本,亂世書,離家人,露出的無不是人間冷酷的一面。

沒等看完,張之洞已紅了眼眶。

剛才說得有多大的叫好聲,現在的張之洞,就有多傷心,那種傷,透入骨髓,唯有他那一輩的人能懂。

現在懂的人,又多了一個,這個人的名字,叫江辰。

文案看完,再來看曲譜,看歌詞,的確更能理解歌詞中所說的,“位卑不敢忘憂國”,後面代表著的捨生忘死的堅決。

“這是一曲愛國輓歌,無比寫實的優秀作品。”

張之洞看向孫女,輕聲說道,“婷芳,跟我說說這個江辰,你一定有他的資料。”

張婷芳連連點頭,能夠被爺爺關注,不愧是自己偶像。

“江辰,二十三歲,出生於洛水,現就讀於洛川音樂學院,現在上大三……”

一連串關於江辰的資料,自張婷芳嘴中說出,從那語速,看得出,這些資料張婷芳已經背熟。

聽著介紹,張之洞的臉色變了,“等等,你剛才說他爸爸的名字叫什麼?江爽?是叫江爽,爽利的爽,沒錯吧?”

張婷芳莫名其妙,點頭道,“沒錯。爺爺。”

自家爺爺難道見過江爽?那人遠在洛水,離著京都千里之遙,不應該啊。

可看露出表情又不像,張婷芳看向爺爺,努力分析著爺爺臉上的表情,想要解答出什麼。

“好一個江爽,我找了二十多年,沒想到他跑回洛水去了,讓我找得好苦啊。”

張婷芳湊近爺爺身旁,手拉上爺爺胳膊,“爺爺,您真認識江爽?”

“哼,能不認識嗎,一個可恨又可敬的小子,化成灰,我都能認出來。不對呀,以江爽的財資,怎麼會捨得讓他兒子學音樂,而不是經濟類,或者其它類學校,奇怪,太奇怪了。”

說完,不理張婷芳的一再追問,叫來院裡的一名工作人員。

“去,查查這個江爽,在洛水,我需要知道這二十多年裡,有關於江爽的所有記錄。要求,儘快,不要驚動他。”

張婷芳傻眼,這介紹自己偶像給爺爺,怎麼還把偶像的父親,給牽扯進來了?

“爺爺,您想幹嗎?您要幹嘛?”張婷芳緊張問道,聲音中滿是急切與慌亂。

張之洞笑看著張婷芳,眼中帶著笑意道,沒有回答,反而說道,“婷芳,謝謝你,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