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宴不明白。

他不明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明明那些變數是他明確知道的,是記載於理論之中的,明明那些變數所代表的條件已經實現,為什麼世界還會變得更糟?

他透過伺服器收集客戶端反饋過來的資料,從而得知了一切變成如今這個樣子的過程:

在dlc內容加入之前,正常狀態下的亞楠市也擁有很強的科技,但那些來自外神的科技並不服務於民生,且無法透過科技產業變成社會中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更別說服務於社會了。

在dlc內容加入之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

科技開始服務於真正的第一產業: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和採集業……大型機械自動化設施出現了,從耕種到收割的一系列生產過程全部被機器包攬,人力被釋放了出來。

服務於第一產業的超級科技讓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生產力飛昇,物質極大富裕的時代到來了。

在dlc加入模擬之後,模擬器繼續執行的第五年,亞楠市擁有的各種物資總署,已經大大超過了民眾可消耗的物資總數。

極大富裕的物質促進了第二產業的蓬勃發展: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氣、熱水、煤氣……

從蒸汽機的發明到核能的大規模民用,不過只用了短短十年時間。

網際網路也在第十一年的時候出現了,全人類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知識層次提升,無數精英湧現並實現了自我階層跨越,成為了更高階的人才。

第一個大公司出現了,讓陳宴意外的是,這公司並非威廉·亞當斯集團,而是一個名為【因特沃克】的名不經傳的小公司。

在生產力飛昇之前,這家公司原本做的是留聲機生意,在生產力飛昇降臨的幾年裡,他們先後調轉經營方向,從中介網頁到社交軟體,再從社交軟體到支付系統,再從支付系統到車輛工業,最終進軍航空航天產業……

十年之內,他們透過不斷融資,不斷加槓桿,不斷收購新興產業,在十年之後成為了難以想象的龐然大物。

而原本的工業時代的老牌大公司,威廉·亞當斯集團,也在十年之後成長成為沒有dlc之前模擬出的結果——十年後的威廉·亞當斯集團壟斷了大量的軍工行業,並幾乎控制了幾乎一切物資貿易渠道。

除了這兩個【公司】級別的大企業之外,這個世界還有三個這樣的巨物,分別控制了其它社會產業和生產資料流通渠道。

第一場戰爭是在世界格局初具規模時爆發的。

因自動化而導致的失業問題愈發嚴重,機器大規模代替了人力,失業率在短短十年內暴增到70,這個難以置信的荒誕數字背後是無數人生活的難以為繼,犯罪率大幅度攀升,以及人命輕賤到連草芥都不如的社會現實。…

在亞楠市的下城區,人們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生活物資而聚整合群,衝擊了亞楠市議院,可這個時候的亞楠市議院已經今非昔比,科技重工業讓他們擁有了強大到足以對抗宇宙危機的熱武器,第一次衝擊以人們的慘敗而告終。

人們退回了下城區,這裡到目前為止已經被改造成了密度極大的“蟻穴”,生產力飛昇在這裡留下的痕跡只有鋼鐵管道和密密麻麻錯綜複雜的電線和網線,以及數之不清的電子垃圾。

人們依然能夠獲得一些物資,他們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物資已經富裕到每個人都能吃飽,更不知道人類已經積累的物資足夠每個人揮霍到世界末日,他們只知道,如果今天不搞點吃得來,就必須貸款去對胃做一些改造,這樣就能吃的更少一點,活得更長一點。

人們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同時和“反抗”有關的任何詞彙被從網際網路中遮蔽了,人們不知道這一概念,只能感受到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