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月】每十八個月降臨一次,每一次持續一百三十三天,在這一百三十三天內,整個海域幾乎失去了生機,海底寸藻不生,海洋生物也都使用各自的本能躲藏起來,只有在飢餓難耐時才會外出覓食。

每當【荒月】降臨,肆虐的海底黑風暴讓食物來源大大減少之時,族群之間的戰爭就會開始,黑暗的海底將會因血液而變得更加粘稠,因同類相食而產生的詛咒也將如影隨形,透過無處不在的海水,在族群與族群之間肆意傳播——瘟疫,在【荒月】裡,因詛咒而起的瘟疫是最可怕的東西之一。

在上一次【荒月】結束之後,黑風暴和戰爭幾乎摧毀了祂的神識,詛咒也差點讓祂的族群消亡。

在苟延殘喘至【荒月】結束,海底黑風暴消失那一刻,祂感知到了自己的宿命——祂必須帶領族群躲避戰爭,祂必須遷移自己的族群,去到更遙遠、更安全的海域。

祂不知道更遙遠、更安全的海域是否存在,只知道自己感應到了宿命的呼喚。

宿命告訴祂,祂必須做出選擇——遷移,或是消亡。

於是祂呼喚殘存的族群,藉著【荒月】過後終於從海面上祈求到的丁點月光,在黑暗的深海中向遠方摸索。

祂和祂的族群——和祂的信徒們在遷徙的過程中遭遇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一度被髮生變異的兇悍海底生物獵殺至幾乎絕種,因血源被汙染而導致整個族群發生了不可逆轉的退化,他們因此得到了比深海時代的其他遊魂們更慘烈、更野蠻的生命形態。

更加絕望的是,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不是讓族群變得強大,因為族群無論如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強大到完全適應深海環境的地步。

祂能想到的、能夠解決這些致命問題的,只有一個辦法:

繁衍。

只有拼命的繁衍,在災難到來之際才會有可能出現更多幸存者,族群才會有更大的延續下去的機會。

只有用充分的力量用來繁衍,族群內才會有可能出現更強大的個體,遺傳物質無數種有可能出現的排列組合總會讓族群內誕生一些不可思議的強大存在,有些甚至可以達到傳說中陽光時代的強度。

祂在其他族群內見到過這樣的個體,但祂的族群內並沒有出現這樣的遊魂。

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危機導致了繁衍的必然性,而繁衍又導致了食物的緊缺和勞動力、護衛力量的缺乏,這兩種情況逼迫族群中的強者集結起來外出覓食,而外出覓食者幾乎不可能全都活著回來。

族群需要強者的庇護,族群需要更多強者的出現,因此在損失了強者之後,族群的繁衍必須儘快進行下去。

繁衍使族群擴張,擴張了的族群需要更多的食物,族群中強大的族裔必須外出覓食。

於是新一輪以生命為代價的覓食開始了……

如此迴圈往復,幾世經年,不曾更改。

祂明悟到了這一切,並因此得知了自己的宿命——

幫助族群進行繁衍,就是祂的宿命。

海底是沒有憐憫的,在粘稠的黑暗海域之中,一切都在不斷惡化,祂不知道族群還能挺多久,祂只知道如果不繼續進行繁衍,族群就一定熬不到世界降下繁榮宿命的那一天了。

祂意識到,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族群進行繁衍,甚至加入繁衍的程序中——

祂透過恩賜誕生的後代比普通族裔更加強壯,更加睿智,這些強壯的後代有更大的機率帶回更多的食物,維持族群的生存,甚至有可能透過篩選來改良族群的遺傳物質,以主動干預讓族群誕生更強大的個體。

在這次遷徙的過程中,祂最絕望的時候,整個族群裡只剩下五個人。

祂幾乎把自己耗幹,才讓族群得以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