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麻煩,人們遇到的問題本是電力,但由於不斷髮酵的矛盾,使問題超越了電力,邁向……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賽博格·奎因接下來的敘述中,陳宴瞭解到了一些事,一些明明隱秘未知如同迷霧一般令人恐懼,又爛俗噁心以至於聽了就會髒了耳朵的秘聞。

一切問題起源於計算機。

和陳宴所瞭解的不同,這個時代的第一臺計算機早在二十年前就出現了,可這臺計算機並非陳宴想象中那臺擁有1萬8千根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耗電功率150千瓦的龐然大物。

而是一顆小小的【腦】——

這個世界上出現的第一臺計算機,是一顆【腦】。

沒人知道【腦】是怎麼來的,只知道當【腦】被人發現的時候,對其研究已經展開。

二十年前的帝國沒有正常的計算機,也沒有手機,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裡冒出來的可程式設計裝置【腦】,看起來不可思議——

【腦】是某種看起來像是大腦的東西,這東西幾乎和正常的人腦擁有相同的物理結構,大腦、小腦、腦幹、腦溝……

最初研究者的身份已經因為複雜的歷史原因而不可考了,後來人們只知道,最初的研究者們在驚險的實驗下確定了【腦】的穩定執行電壓,並透過自制的訊號接收裝置,成功獲取了被【腦】處理過的資訊流——

輸入一個相對複雜的電訊號,【腦】就會對電訊號進行處理,然後輸出一個結果。

比方說,當輸入“今天的天氣、氣溫、氣壓”,【腦】就會輸出和這些資料相關的一切資訊。

如果在更早些時候,【腦】會被人們當成是某種神明——用資訊進行祈禱,就能夠得到資訊恩賜的神明。

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科學已經發展了有些年頭,人們雖然依然敬畏神明,但已經不把一切歸咎於神明的恩賜。

【腦】很快被用來計算一些複雜的數學問題,並很快由數學問題衍生至其他學科,甚至是天文地理……

【腦】如同正常的計算機一樣,讓一切需要複雜計算的過程變得簡便起來。

人們因此對【腦】產生了依賴,可【腦】只有一顆,並且無法共享。

於是,基於某種後人難以理解的考慮,當時的人們將這唯一一顆【腦】切開,研究了其中的構造,並企圖將其仿製。

人們很快就失敗了。

這東西的結構複雜到不可思議,別說複製了,人們連其中一個小小的組織結構都無法模仿,只能做到勉勉強強的劣質仿造罷了。

人們把事情搞砸了。

對被分解的【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後,人們也只能把這東西中不能被理解的部分去掉,將這東西簡化再簡化,直到簡化成人們可以理解的部分——

《這世界上的第一代計算機就是這麼來的。》

第一代計算機出現之後,小型區域網——在無數【燈塔】聳立於大地和海洋之上,向全世界發射無線訊號的二十年前,某種類似網際網路的區域網就已經出現了——這同樣超出陳宴的認知。

賽博格·奎因依然訴說著那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腦】的某一部分,被簡化到了最簡單的地步,但人們仍然不知道這部分功能是不是【腦】的基礎功能……總之,第一代計算機就這麼橫空出世了。》

帝國現在存在的計算機所實現的功能,只是【腦】所有功能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由於功能不全,仿造手段拙劣,由【腦】簡化而來的計算機擁有比【腦】高上幾百上千倍的功耗,即便是最簡單的人造計算機,想要負載起所有的硬體功能,也至少需要300瓦的電源才行。

陳宴聽到這裡,忽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