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上班,嚴世清的四個櫃發走了,其中兩個櫃是尚比亞,一個櫃莫三比克,一個櫃坦尚尼亞。

楊國慶來了,還是說的礦山機械廠貸款擔保的事。雖然一機廠、電器廠、礦山機械廠都屬於經委系統,但是,楊國慶對待這些企業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說礦山機械廠,雖然企業小,但攀的是高枝,礦山機械廠根本不理經委主任楊國慶,所以楊國慶平常對這樣的企業也是不聞不問、能躲就躲。對電器廠,關鍵時候他給籌措資金,甚至還從一機廠轉移過北京的j產品,對礦山機械廠則完全是另外的樣子,這裡面也有不可言狀的原因,楊國慶從內心裡也根本不願意給礦山機械廠擔保。

幾個月過去,總機轉來電話,說是找袁經理,袁梁接聽電話,聽口音像是一位老者,自我介紹叫林嘉華,林嘉華自稱是緬甸的工程裝置經銷商。他說,幾年之前,他在越南的一次工程機械展上,看到了一機廠的產品,還和袁梁聊過,還委託越南的朋友買了袁梁的樣機,現在那臺樣機還在。許多年來,他一直經銷德國、日本的產品,低端產品大多是本國產的,很簡陋。近幾年,他開始接觸中國大陸產品,對一機廠的產品也有了解,也在市場上進行了少量試銷,在充分比較、論證後,對比國內多家公司產品,擬盡力擴大一機廠產品在緬甸、越南、寮國三個國家的產品銷售。他尤其提明,必須是“一機”牌商標,必須和袁梁合作。

一機廠的產品,最大的海外市場首先是南美、其次是非洲,再者是東南亞,但在南亞卻鮮有出口,這也是一機廠一直想要突破的,現在天賜良機,袁梁為之一振。

林嘉華說,緬甸、越南、寮國三個國家,尤其是緬甸,他有廣闊的銷售網路,但三個國家的自然環境、國家政策、人文環境、消費群體等是不一樣的,一機廠的產品既要面對德國、日本產品,又要面對當地產的低端產品,這就要求很高,對於h80產品來說,價格很關鍵,要求袁梁報緬甸仰光的到岸價,並說去年做了國內廠家一個櫃三十臺的貨,但質量稍差,價格也有差異。

袁梁把主導產品h80報價,林嘉華說價格還是有差距。

袁梁和徐有才來到成品庫,看到h80產品,圍著產品轉著。袁梁對徐有才的指令是,縮小包裝,儘量多裝。看來,還是老套路,產品本身的直接成本很難再降低了。

兩天以後,徐有才喊袁梁來到成品庫,看他研究的成果,主機每箱裝三臺,入料口、排風口都是單獨放置,每六件一個包裝,不用木箱,直接六件摞起來,象摞帽子一樣疊放起來,用塑膠袋子裝,大大減少空間,這樣能裝六十臺。這樣的話,貨櫃就再也不能多裝了,多裝就要超過箱子的限重了。

袁梁將裝箱情況報給林嘉華,林嘉華也是大喜,他說,包裝無所謂,來到仰光後也要分裝,發往各倉庫、經銷點。

林嘉華的發貨要求是,全年發貨四千臺,每季度發貨一千臺,如果每貨櫃裝六十臺的話,就每次發貨十七個櫃。

袁梁把新開發的單機、工程站的價格也都報給了林嘉華,林嘉華更為驚奇,他沒有想到一機廠竟然也能生產此類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國內能生產的廠家很少,而且不成批次,就立即要袁梁再次報價分揀機、沖洗機、輸送機的價格。袁梁感覺著林嘉華的口音、態度,把握著報價,一時竟然不知道怎麼報價了。

對於工程站,對於分揀機、沖洗機、輸送機,林嘉華一直進口的是日本、德國的產品,就沒有從中國進口過,他根本不知道國內能生產,就是知道了,國內生產的廠家也很少,更談不上批次。

袁梁想明白了,在國內單機價格的基礎上,再把價格提高百分之五十,按照四十尺貨櫃混裝,以廠內裝櫃及到岸仰光的價格報給他。

袁梁和徐有才再次來到成品庫,把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