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誠的帶領下,《墨韻千秋》團隊一路披荊斬棘,成功攻克了紙張與顏料的工藝難題,使得古籍印製愈發精美,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熱潮,收穫了讀者們的熱烈反響與諸多讚譽。然而,蘇誠的目光卻並未就此滿足,他深知在這追求極致的古籍傳承之路上,排版猶如書籍的靈魂架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關聯著讀者的閱讀體驗與對文化內涵的感知深度,雖然當下的排版尚屬中規中矩,能夠完整地呈現古籍內容,但卻缺少那種能讓讀者一眼傾心的驚豔感,難以充分承載古籍千年墨韻所蘊含的厚重底蘊。

懷揣著對古籍傳承的更高追求,蘇誠毅然決然地召集團隊中那些負責設計與排版的精英成員,一場關於排版升級的探索之旅就此拉開帷幕。團隊成員可謂是各有所長,其中有資深設計師林悅,她多年來深耕於傳統美學領域,對古典韻味的把握精準到位;擅長字型設計的趙宇,他彷彿擁有一雙點“字”成金的巧手,能賦予文字靈動而鮮活的生命力;還有精通書籍裝幀佈局的錢峰,在把控整體視覺效果方面獨具匠心,總能巧妙地將各個元素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

首次研討會上,氣氛熱烈而凝重,蘇誠神色凝重地將問題拋向眾人:“如今咱們的書籍在內容方面已然日臻完美,可這排版卻仍有很大的雕琢空間。古籍排版既要嚴格遵循傳統規制,又要巧妙地貼合現代審美,如何才能在這二者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進而打造出獨具魅力的視覺盛宴呢?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

林悅率先打破沉默,她輕點手中的平板電腦,螢幕上隨即展示出幾套風格迥異的古籍排版範例,從古典莊重的經摺裝樣式,到簡約大氣的現代風排版,逐一進行細緻分析:“傳統古籍大多采用豎向排版,文字環繞圖案等形式,固然有著濃厚的古韻,可在如今快節奏的閱讀習慣下,閱讀流暢性確實欠佳;而現代排版雖然在閱讀便利性上佔優,卻容易喪失那份珍貴的文化底蘊。我們不妨嘗試汲取二者之長,比如說保留豎向排版的主體結構,在此基礎上適度調整字間距、行間距,讓文字之間多一些‘呼吸感’,使閱讀過程更加舒適流暢。”

趙宇緊接著接過話茬,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字型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現用的字型在表現古籍文字韻味上實在是有所欠缺。我鑽研古籍書法多年,依我之見,咱們有必要重新設計一套專屬字型。參考宋版書字型風格,筆畫纖細卻剛勁有力,捺腳、撇尖處微微上揚,力求展現出古樸典雅又不失靈動的氣質,並且能夠根據不同的古籍內容進行適配,像是詩詞部分,用行書字型呈現,想必更能增添幾分詩意。”

錢峰則從裝幀佈局的專業角度補充道:“章節起始頁可是個絕佳的展示視窗,咱們可以在此處強化設計,融入大幅古風插畫,使其與章節主題緊密呼應。就像講述歷史卷章時,配上描繪重大歷史場景的插畫,讀者一翻開書頁,就能瞬間被帶入那個時代,營造出沉浸式的閱讀氛圍。再者,頁首頁尾也不能忽視,頁首可以標註書名、章節名,再用淡色的古風印章圖案加以裝飾,增添一抹神秘的古韻;頁尾則新增頁碼、簡注,起到輔助讀者閱讀的作用。”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思維的火花激烈碰撞,一幅初步的排版升級方案逐漸在討論中勾勒成形。蘇誠目光堅定地拍板定案,團隊旋即迅速行動起來。

林悅帶領設計小組一頭扎進古籍資料室,開啟了一場深入而細緻的古籍版式研究之旅。他們整日泡在資料堆裡,一本本地翻閱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古籍善本,仔細記錄下不同版式的細微特點,從文字排版的走向、段落的分隔方式,到註釋的排版位置,無一遺漏地進行剖析;不僅如此,他們還多次前往博物館,近距離觀摩實物古籍,親身感受紙張的質感、顏色對排版效果的影響,力求讓每一個設計細節都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