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南市。

街頭熙熙攘攘,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落在行人身上。

部分群眾前往了周圍其他市區,留下的人倒是十分悠閒,學校沒了不用上學,公司沒了帶薪休假啊。

“你好,我們想採訪一下。請問您對於學校即將竣工,高中生究竟是返校上課還是自主學習的問題有什麼看法?”

第一個:“繼續放假!……不對,我的意思是,我想陪家鄉共渡難關,我可以去搬磚。”

第二個:“我也淋過雨,我知道……所以也想讓別人淋一下雨,你們立刻回去好好學習吧,高考都結束兩個多月了,你們怎麼坐的住的!”

第三個:“這個問題的採訪群體,應該只針對當階段的學生才更加合理。”

“太好了,終於有人說出我心聲了!那請問一下,您是學生嗎?”

“應該是的。”

“應該?那您是高几的?”

那位面容清秀的少年輕輕推了推黑框眼鏡,靦腆地笑了笑:“正常來算是高三畢業,不過我之前保研。”

“……”街頭採訪的記者和攝影大哥都陷入了沉默。

【滄南市。

進行重建的第二個星期。

目前城內一半建築已經復原,負責人員統計的各小組彙報順利完成,預計在今天進行匯總……匯總稽核工作由程圓負責。】

“警察叔叔,名單我們拿過來了,放哪裡?”

“直接拿給我吧。”新搭建好的警局內,程圓合上小記事本,塞進警服的上衣口袋。

一位大學生模樣,身穿紅色馬甲的女志願者,遞給他一疊厚厚的紙張,厚度堪比兩百張試卷。

程圓覺得今天自己的眼睛可以廢在這裡了,接過名單,將其放在辦公桌上,順手啟動了旁邊的電腦,微笑著說,“辛苦你們了。”

“不辛苦,嘿嘿,就是……”志願者遞過來一張‘社會實踐報告’,眼中帶著期待,“我今天剛好到時間,能幫我蓋個章嗎?”

“當然可以。”

“謝謝警察叔叔!那我繼續去幫忙了嗷。”她拿到蓋了章的報告之後,道了聲謝就腳步飛快地離開了。

程圓有些欣慰地笑了笑,年輕人就是好……不對啊,他也挺算年輕的,怎麼就被喊“叔叔”了。

他搖搖頭,算了,全大夏人民都這麼喊警察。

坐下來開始處理工作,程圓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外出搬磚建房都不在話下,卻被分配到了這個統計核對身份的文職工作。

但不止是高層重視,他們也重視,畢竟滄南也是他們的家園。

外面的基建隊伍工作效率驚人,一個星期就能建成一座醫院規模的建築。

而他們這些警察和志願者,這幾天忙裡忙外,組織滄南人民登記身份,分配臨時住所。紙質登記雖然繁瑣,但為了方便老人小孩,也為了準確的人口普查。

雖然麻煩了點,可人民在第一位嘛,他任勞任怨。

“程警官!”一位年約五十的大姨,懷抱一束金黃的向日葵,步履匆匆地走進了警局。

程圓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迎了上去,“這是幹什麼啊,怎麼還帶著向日葵?”

“這不是那些年輕人搞的送花活動嘛,還有攝像機在拍攝呢。”大姨笑著將向日葵遞給程圓,“這些花有一部分是我之前預訂的庫存,捐出去了。我家三輪車還在,就順道送來了。”

大姨幾乎是把向日葵塞進了程圓手裡,“收著吧,你平常也幫我不少,不收之後還不是換個人來給。”

程圓也知道這大姨的性格,沒推脫幾句就收下了,微笑著說,“那您開三輪車回去時慢點,讓志願者幫忙就行,別太辛苦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