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少年遊但行千里(三)(第1/4頁)
章節報錯
沽端城城郊的禮鐫河旁小路上,黃昏餘暉灑落樹蔭間,照著前行方向幾點斑駁的光,初夏的綠葉時不時調皮躍入風中,搖搖晃晃地輕輕落在地上。
存著幾分孩子心性的少年小心翼翼地抬起腳步跳起來,唯恐踐踏著那些瞧著便生機盎然的青翠葉子,少年察覺到自己無意識的舉動,連忙抬起頭看向前方几個背影,發現無人回頭看來才稍稍鬆了口氣。
少年抬起頭伸手擋在眼前,眨著眼睛望向山峰後遮掩面容的落日,耳畔清風徐徐拂過,少年這些時間來的紛雜心緒難得舒緩,他微微閉上眼睛,就那樣感受著樹蔭小路間的片刻安寧。走在前頭與荀踽一同前行的張謙弱和真頁同時轉頭看去,兩人會心一笑,那個年紀輕輕卻早熟機敏的少年終於難得有些鬆緩時刻。
荀踽負手在後,溫婉寧靜的荀念竹跟在一旁,荀踽笑著指向小路前頭道:“前面就是我與小先生提過的禮鐫河河神廟了,雖然平日裡香火不算旺盛,不過沽端城一些虔誠誠心的香客還是會不嫌麻煩地專程來此供奉香火,聽說也是頗為靈驗。”張謙弱點點頭,隨口閒聊了一些道家古籍之中有關這些山水神祗的說法記載。
真頁緩緩落後腳步,慢慢和君策並肩行走,解釋道:“雖然就像沽端城裡那些道觀寺廟一樣,這些山水神祗其實一樣不曾被正統封正,不過道德谷向來對這些小廟頗為寬容,不會嚴格禁絕,百姓們願意供奉香火虔誠祈禱也無所謂,至少在道德谷看來不是那些心懷惡意之人的鬼祟謀劃就行了。”君策點點頭,低聲問道:“道德谷好像也沒有非得要求山下人去遵循山上的天官佛陀規矩,只是虔心供奉就可?”真頁回道:“不錯,道德谷山上人不會隨意參與進山下人的紛爭,自然也不會要求山下人要按照山上的規矩道路行事。”
說到這裡,真頁抬手閉眼告罪一聲,這才壓低聲音說道:“其實道德谷上那麼多道觀寺廟,還有儒家書院,各自參悟研學都不相同,只說許多寺廟裡的觀音佛陀傳承其實各有講究,非要討論出個正統路數三六九等,恐怕這場佛法之辯能論上個幾百上千年也決不罷休。”
君策恍然大悟,如果道德谷上的研學之人都是讀的那些書、修的那些道、參的那些佛,又何必有那麼多的書院道觀寺廟呢,看來道德谷中的學問也各有講究方向啊。
真頁說到此處若有所思道:“不過道德谷上的儒家書院要特殊一些,山下雖說不會有太多道德谷中人,但是山上儒家的書籍和聖賢道理大多都會落到山下來,落到實處去,想來也是那些讀書人內心信奉的求學道路吧。”
君策點點頭,不知不覺落後些腳步的荀念竹也小心翼翼地接話道:“我曾聽一位遊學路過寶鹽城的道德谷夫子說過一句話,是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來也是這麼多年來常常有儒家聖賢道理來到山下的原因?”
荀念竹說完了話,有些憂懼地看著真頁的神色,擔心自己這話是不是會引起山上人的不悅,畢竟儒家學問道理可與佛家有著許多可爭辯的地方,更不用說道德谷和山下某種程度上的涇渭分明瞭,一句無心的話有可能就是觸碰到了禁忌。真頁聽過了荀念竹的話只是微微皺眉,卻不是心有不悅,而是認真思索起來,最後他搖搖頭又露出微笑,少年面貌卻老成穩重的小和尚真頁行禮說道:“荀施主一語點醒夢中人啊。”
說完,真頁微微低下頭輕聲道:“只是小僧修為不精,此時此刻恐怕還參不透這麼大的道理。”荀念竹連忙行了一禮,輕聲道:“小先生客氣了。”君策看著真頁和荀念竹,下意識摸了摸腰間的書卷,神色中有些疑惑也有些思索模樣。
一行人繼續向前走,很快看到了就在禮鐫河岸邊柳樹下的一座小小祭祀神廟,一塊木牌匾額懸掛橫樑,書寫“禮鐫河河神廟”,虛掩木門之後有燭火閃爍光芒,還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