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多山是318沿途穿過的第一座雪山,海拔4962米,埡口處海拔4298米。它是318道路上第一座海拔超過4000m的高山。

50多輛車的車隊,第一次到達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在路上,高山透過對講機,反覆對所有隊員講解了高原反應及應對的辦法。

領隊高山首先先給大家普及了一下,什麼叫做高原反應。高山在對講機裡面開始全隊廣播。高山領隊說道:“高原反應,亦稱高原病、高山病,嚴格說是高原病的一種分型。是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高原病根據發病急緩分為急性、慢性兩大類,再根據低氧突出損害的器官系統進行臨床分型”

高山領隊接著給大家描述了一下高原反應的臨床表現症狀。說完,高山又喝了一口水,然後緩了緩思路繼續給大家普及知識。

我們如何判斷是否得了高原反應?領隊高山給大家做了簡單的判斷方法。其實也不難,每個人都可以做好。高山說:“高原反應主要與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相鑑別。流感常有咽喉痛,打噴嚏,鼻塞,流涕,發熱,頭痛,以及全身肌肉痛。高原反應一般不發燒,無上呼吸道其他症狀,無肌肉痛。此外,暈車、急性胃腸炎、飲酒過量,劇烈運動,脫水可導致嚴重頭痛,噁心,嘔吐,尿少等類似高原反應的症狀,應進行鑑別”。

高山告訴大家,要注意對高原反應的預防。那如何預防呢?隨隊醫生李偉給大家做了簡單的講解。李偉說:“進入高山前應對心理和體質進行適應性鍛鍊,如有條件最好在低壓艙內進行間斷性低氧刺激與習服鍛鍊,使機體能夠對於由平原轉到高原缺氧環境有某種程度的生理調整。目前認為除了對低氧特別易感者外,階梯式上山是預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穩妥、最安全的方法。專家建議,初入高山者如需進4000m以上高原時,一般應在2500~3000m處停留2~3天,然後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過600~900m。到達高原後,頭兩天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避免重體力活動,輕度活動可促使習服。避免寒冷防凍,注意保溫,主張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避免菸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保證供給充分液體。上山前使用乙醯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複方黨參,舒必利等藥對預防和減輕急性高原病的症狀可能有效。有器質性疾病、嚴重神經衰弱或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宜進入高原地區”。

萬一發現有同伴得了高原反應症狀該怎麼辦呢?這時候隨隊醫生李偉給大家講解了一下治療的方法和方案。

而且李偉告訴大家,基本的藥物車隊裡面自己是隨身攜帶的,大家請放心。如果發生嚴重的高原反應,我們可以隨隊去附近的縣醫院治療。

折多山更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也是藏區和內地的分界點,以西就進入到了真正的藏區。

318離開 康定 後繼續西行,出城不久便開始慢慢爬山。 康定 緊鄰折多山,山上的冰雪彙集下流,與 貢嘎 山的雪水匯合,流入 康定 便叫折多河。且不說它在高原峽谷中奔流是多麼的磅礴豪邁,亦不說他在崎嶇挫折中拼搏是怎樣的豁達樂觀,單是城內奔騰咆哮的折多河,特別是河裡的浪花,便讓所有遊覽 康定 城的遊客大開視野,驚歎不已。

這一段路況一般,車流不多不少,除了大貨,其它車輛明顯有了自駕的特徵

離埡口不遠,有一處觀景臺和驛站,曙光就在眼前,幾乎所有人都會在這個石碑旁照相。

如果人太多,其實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