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法典1(第1/2頁)
章節報錯
董小英還想再勸,韓製心帶著人突然闖了進來:“你要的遼國的法典都在這了。“
韓製心說完,閃身露出他身後跟著的,端著盛放遼國全部法典的侍衛來。
箱子不大,大約二尺長,一尺寬,半尺高,與其說是箱子,倒不如說是一個略大一點的匣子。
“看來遼國的法典並不多。”裴解心裡暗暗想著,嘴上卻是堆出笑容來應承著:“呦,這麼多,真是辛苦我們韓小公子啦。咦,怎麼還有這麼多竹簡?”
在裴解看來,韓製心帶來的最多是法典的抄本,既是抄本,自然應該是絹帛或者是宣紙材質的。
“這可是法典,你開什麼玩笑?”韓製心把自己的音量拔得高高地,以凸顯這些東西到手之不易。
“你不會把原件帶來了吧?”裴解的聲音比他更高。
“不然呢?”韓製心被裴解吼的一愣。
“這法典都沒有抄本的嗎?你直接拿抄本過來就好了啊。”
“抄本?你開什麼玩笑,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能有抄本?必須是獨此一份的。”
“既沒有抄本,那這一條條辛苦編纂出來的法令是如何推廣的啊?”裴解有些哭笑不得。
韓製心聞言,得意地一笑,找了把椅子做下,咂了口丁衣剛剛送進來的熱熱地杏仁露,才矜貴地開口說:
“說到這個,我們可謂奇計百出,一定會驚呆你:
首先,我們有專門的傳法人。所謂傳法人就是一些在記憶和背誦方面特別突出的人,由他們將每條法令都背誦了,再由他們去口口相傳。
其次,我們有宮廷樂師,將法令變成朗朗上口的歌謠,由垂髫總角們去傳唱。
再次,我們還找了最優秀的說書人,把法令細細地將給他們之後,由他們編寫家長裡短的民間故事,並帶到戲館茶樓去傳播。”
聽到這話,裴解想起了她有限的記憶中,唯一的一次聽書經歷。
“哦,難怪那說書人講的那麼難聽,我還以為只是我運氣不好,沒趕上好聽的那一出呢。”
韓製心嘿嘿一笑:“好聽不好聽不重要,民眾聽到了最重要。”
“不好聽他們怎麼會聽?”
“沒有別的,他們就只能聽。而且,你不聽,我不聽,總有他會聽。他聽了之後就會傳播。”
“可真有你的。”
“雖然這主意不是我出的,但是我還是要說一聲‘那是’。而且還有吶,我們還找人裝作故事裡的人,假裝故事裡的事情呢。”
韓製心的這話,裴解當時沒聽懂,後來用了三夜的噩夢才明白——因為那些扮作故事人物的人們,不僅化了慘白的面頰,還總是捏著嗓子說話,讓人極不舒服。
當然宣傳效果是極好的——這樣出相的行為,讓百姓一下子己就記住了,並且感到恐懼。
見裴解不說話,韓製心得意地挑眉問:“怎麼樣,是不是被我大遼國百姓的智慧驚到了?”
“像宋國那樣傳抄各地府衙不好嗎?”裴解滿心無語。
“傳抄府衙有什麼用,結果老百姓還是不知道,後邊法令有修改的時候,又修改不及時。”頓了一下,他忽然以極老成的語氣告誡裴解:“你現在可是大遼國的嫡長公主,可不能學那些偷奸耍滑的辦法,做事情就要想著做到實處。”
“嗯,我知道了。”裴解再說這話的時候,很想先去鏡子面前照一照自己的模樣,應該是自己以前從未做過的表情。
韓製心對於裴解的內心活動,絲毫未覺,只是一臉興奮地湊近了低聲問:“哎,我聽說和古典已經被送來了?”
“素娥,素娥?你不是去看晚飯了嗎?還沒好嗎,我餓了。”裴解一邊說一邊向外走去。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