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和雪豹、老虎不一樣,又不會叫,遇到危險只會成為一團球,直接就被人拎走了!

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保險起見,還是讓這傢伙在林子裡最好,至少遇到危險,還能打個洞跑。

尋常時候,這傢伙也會避開人。

“趕緊的,咱們把這人參挖出來。”眼下好不容易找到這麼多人參,陶春生也忍不住了,一人一鏟子,開始挖起來。

光是看眼前的這片人參,少說也有七八株的樣子。

冬日白雪皚皚,人參被掩埋在白雪之中,趕山的人發現不了。

這地方不在正路上,周圍森林又茂密,要不是因為穿山甲,只怕帶著獵狗和雪豹,也不一定能找到這一堆人參。

果然還是得術業有專攻。

挖人參也是有說法的,尋常人在山上來採人參,都是沿著根莖下去,但人參的根部鬚子多,又四通八達的,少不了會損傷。

挖出來後,更是接觸了空氣,少了泥土的滋養,就很容易腐爛和死亡。

但陶春生這次挖人參,和別人挖人參完全不同,他一邊仔細的計算了一下距離,還給陳金山演示著。

在距離人參根部大概二十厘米的距離就開始挖,不用鋤頭,用的是小鏟子,將周圍的泥土都挖走,然後將整個根部和著泥土一起挖出來。

這樣一來,人參的根部還是埋在泥土裡面的。

挖出來之後還不能就這麼放在一邊,陶春生去找了幾片大樹葉,將泥土給包裹住。

但冬天裡想要找到大樹葉也不容易,還是金雕去隔壁山上,這才弄回來幾片大葉子。

葉子上面是有水分的,也是有營養的,將葉子全都包裹在泥土上,這樣一來,泥土也會受到葉子水分的滋養,就不會那麼容易幹掉。

再者要注意的,就是人參上面的葉子和“紅榔頭”了。

人參之所以移植成功的例子很少,也是因為在挖出來的時候,不管是根部還是根莖,都容易受到損傷。

一損傷,就容易腐壞。

除此之外,人參要在剛開春的時候種下去。

這樣一來,冬日的積雪剛好融化,泥土裡面也有不少水分,這樣一來,成活的機率會更大。

這也是為什麼陶春生選擇在這個時候挖人參的緣故。

人參挖出來之後,要在陰涼通風、不沾水、不曬太陽的情況下儲存下來,如此才能保持好人參的活力。

一旦沾了水,那根部就容易壞掉了。

陳金山跟著陶春生趕山這麼久,還是頭一次看到陶春生這麼小心翼翼的樣子,他有樣學樣。

明明很小一株人參苗,但包裹著的泥土卻有籃球一般大小。

但那一株六品葉,陶春生就不打算拿回去種了,畢竟,人參最後的歸宿,還是要走向六品葉。

眼下這株六品葉再移植,收益並沒有那麼可觀。

將六品葉挖出來之後,陶春生這才帶著陳金山和幾個小傢伙下山。

下山的時候,還能看到周圍的泥土像是土行孫在地下跑一樣,不斷地遊走著。

陶春生清楚,這是穿山甲在跟著他們。

這小子,只怕是還想要蜜蜂吃。

等開春之後,萬物復甦,要找東西的時候再來找這小子就行了。

可憐那穿山甲還不知道,它人在山中跑,但早就被陶春生給惦記上了。

雖然這些天的氣溫已經上升了,但實際上還是在寒冬之中,不過天氣倒是反常,積雪都已經融化了。

陶春生把人參苗運回來之後,就準備開墾土地了。

種植人參的土地要土質鬆軟,排水好,土壤的質量也要有所把關,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