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行動雖被及時挫敗,但崇禎清楚,這只是魏忠賢餘黨的試探性進攻。餘黨在暗,皇權在明,如果不能以雷霆之勢予以反擊,這場暗潮必將不斷滋長,直至動搖根基。

崇禎坐在書案前,燭火明滅間,還除了王承恩和王玄還有沒有可用之人?腦海中浮現出兩個人的名字:戶部侍郎劉志方,刑部主事唐文清。這兩人會成為他反擊魏忠賢餘黨的幫手嗎?他需要更深的確認。

他閉上眼睛,記憶回溯到穿越前熟讀的史書內容。關於劉志方,史書對他的描述並不算詳細,但其中一句讓李辰印象深刻:“劉志方,持正有度,平衡於權力紛爭,行事多審慎,然於百姓疾苦未嘗失之漠然。”這段評價簡單卻意味深長,說明劉志方是個不盲目隨波逐流的人,甚至在複雜的朝堂鬥爭中還能保持一定的底線。

至於唐文清,史書對他的記載更多集中於他後來在整頓刑部時的表現:“唐文清,事刑部,執法如山,雖身陷陰謀,終能不屈。”這說明唐文清不僅剛正不阿,而且在複雜的政治旋渦中也能保持清醒。李辰心中湧起一絲讚賞,但他知道,僅靠史書的評價還不足以做決定。

他催動心鏡術,腦海中迅速浮現兩人在朝堂上多次發言的細節片段。劉志方的情緒波動總是複雜而有分寸——當週延儒提出加稅時,他的矛盾與擔憂顯而易見。他顯然不是一個盲從的黨派成員,而是一個真正關心財政實際問題的官員。這樣的務實精神,是崇禎目前亟需的品質。

唐文清則不同。在心鏡術的感知中,他的情緒多為冷靜與堅定。當一次刑部會議上,他堅持審理一位權貴之子的案子時,那股毫不動搖的正義感與孤獨感在心鏡術中清晰地展現出來。崇禎從未感受到如此純粹的執著,那是一個真正為法治信念而活的人。

崇禎睜開眼睛,嘴角微微上揚。他已經得到了答案——這兩人或許未必完全忠誠於皇權,但他們的能力和原則卻是可用的利器。

他在心中輕聲自語:“劉志方,是梳理財流的細線;唐文清,是對抗餘黨的鋒刃。”

這一刻,崇禎的目光中透著一股清明:用人之道,不在於完美,而在於用得其所。而這兩人,將是他反擊魏忠賢餘黨中不可或缺的兩個好幫手。

崇禎在書案前沉思片刻,隨即下令:“傳王承恩、王安以及戶部侍郎劉志方、刑部主事唐文清,即刻前來。”

片刻後,殿門緩緩開啟,幾名被召之人依次入內。他們小心翼翼地向李辰行禮,卻也帶著些許疑惑——夜半召見,顯然非同尋常。

“叩見陛下。”王承恩率先跪地,其他人隨即附和。

崇禎緩緩抬手,語氣冷峻:“免禮,朕有要事與你們商議。”

幾人聞言面色一凜,迅速站起身,但卻不敢抬頭直視皇帝。他們能感覺到,這位年輕皇帝的氣勢,與以往截然不同。

崇禎沉穩地掃視一圈,緩緩說道:“近日刺殺事件,各位應該有所耳聞。這並非孤立之事,而是魏忠賢餘黨潛伏多年後,意圖再次翻天的行動。他們已不滿足於幕後陰謀,竟敢對朕親自動手。”

此話一出,幾人面面相覷,彼此目光中盡是驚駭。劉志方忍不住問道:“陛下,那些餘孽……已如此猖狂?”

崇禎冷笑一聲,目光銳利:“不僅猖狂,而且極為隱秘。他們利用人心叵測,在朝中、宮中乃至地方都安插了不少暗線。若不將其連根拔起,朕何以立威?又何以守江山?”

“陛下有何對策?”刑部主事唐文清低聲問道,語氣中透著幾分謹慎。

崇禎將手中的卷宗重重放在書案上,語氣沉穩卻帶著殺氣:“朕決定主動出擊,以計破計,徹底剷除這些餘黨。”

他看向王安,冷聲說道:“玄衛首領王安。”

“微臣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