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宮門灑入金鑾殿,朝會如常舉行。然而,崇禎的心中卻籠罩著一片陰雲。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平靜地掃視著站立兩列的文武百官,每一張面孔,每一個細微的舉止,都被他收進眼底。

在這看似平靜的朝堂上,有些人正在忐忑不安,而更多的人卻渾然不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崇禎觀察的重點。

“李邦華、黃道周……還有幾個名字。”李辰在心中默唸著名單中的幾位重點目標,目光在朝堂之上緩緩移動。他催動心鏡術,試圖捕捉這些人內心的情緒波動。

果然,當目光落在李邦華身上時,他的情緒波動最為複雜,儘管面色平靜,但內心卻充斥著隱隱的不安和惶恐。他拱手奏報邊疆事務,語氣條理清晰,然而,在心鏡術的感知中,他的每一句話都顯得有些刻意。

“他在掩飾。”崇禎冷靜地判斷,這種掩飾並非出於對皇權的敬畏,而更像是對某種隱秘威脅的忌憚。

另一側的黃道周,則表現得異常鎮定。他言辭激烈,當朝提議:“陛下,魏忠賢餘黨之毒未清,此事事關國家根本,應當立即徹查!”他的情緒中沒有恐懼,反而充滿了一種純粹的正義感。

“黃卿家提議得不錯。”崇禎微微點頭,語氣平和卻暗藏深意,“魏忠賢餘黨作亂宮闈,的確需要徹底清查。但黃卿可知,這一查,可能牽連甚廣,甚至會影響朝堂的穩定?”

黃道周拱手,神情堅定:“陛下,穩定之本,在於大義。若容叛逆藏身朝堂,豈能長治久安?臣以為,只要證據確鑿,哪怕再牽連甚廣,也必須堅決整肅!”

此言一出,宦官領袖曹化淳臉色一變,立即上前一步,冷聲說道:“陛下,黃大人之言未免過於武斷。餘黨的確可惡,但陛下英明神武,既然已掌控局勢,不妨暫緩清查,避免引發朝野動盪。臣以為,穩字當頭。”

朝堂之上,兩派立場鮮明,東林黨大多支援徹查,而宦官勢力則明顯表現出防備與敵意。李辰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雙方爭論,心中卻波瀾不驚。他明白,這場表面上的意見分歧,實則是一次對權力的較量,而他,正是唯一的決策者。

爭論持續了片刻,崇禎終於抬手製止。他目光冷靜地掃過全場,緩緩說道:“諸卿所言各有道理,魏忠賢餘黨之事,朕自會妥善處理。至於具體方案,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再作定奪。”

這句話既沒有明確表態支援任何一方,也讓兩派暫時偃旗息鼓。崇禎心中有數,現在還不是揭開名單的最佳時機。他需要更多的證據,也需要更全面的籌謀。

退朝後,崇禎回到養心殿,將名單和相關情報再次攤開在桌案上。他輕聲喚道:“玄天策,模擬兩種方案的未來結果。”

玄天策的介面迅速浮現在腦海中,冷靜的提示音響起:

【模擬目標:透過兩種方案處理魏忠賢餘黨事件,評估未來局勢變化。】

方案一:立即整肅

- 短期效果:快速震懾餘黨勢力,部分朝中餘黨成員被清除;陛下權威進一步鞏固。

- 長期影響:由於證據鏈尚未完全,部分清查可能引發朝堂內部反彈,東林黨與宦官派矛盾激化,可能導致政局不穩。

方案二:穩步推進

- 短期效果:透過秘密調查與資訊擴充套件,逐步完善證據鏈,掌握餘黨更多核心成員。

- 長期影響:可在朝堂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實現更徹底的清算,但時間較長,可能錯過部分行動視窗。

崇禎掃過模擬結果,陷入深思。兩種方案各有利弊,但從長遠來看,穩步推進顯然更符合他的佈局需求。然而,這也意味著,他需要更大的耐心與更精準的掌控力。

“王承恩。”崇禎抬頭看向侍立一旁的首領太監,語氣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