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結束了對遼東問題的模擬,稍稍鬆了一口氣,但他知道,這只是第一步。當前局勢中,遼東邊疆雖然是燃眉之急,但內閣黨爭卻是埋藏在大明朝堂深處的一顆定時炸彈。

自崇禎即位以來,內閣首輔周延儒與溫體仁等人分別代表不同派系,明爭暗鬥不休。東林黨人自詡清廉,但做事極端,黨同伐異;而宦官與其他士人派系也各有盤算,內耗嚴重。這些矛盾讓政策難以落地,朝堂效率低下。

熟知歷史的他知道,若不解決黨爭問題,內閣將始終是絆住皇權的一道枷鎖。他沉思片刻,再次喚醒了玄天策系統。

“玄天策,啟動決策模擬,議題為內閣黨爭。”

光幕再度浮現,系統的冰冷機械聲在腦海中響起:

“請宿主明確決策目標。”

“決策目標是:削弱黨爭,重建內閣效率。”崇禎毫不猶豫地說道。

第一方案:強硬清洗派系

光幕中,第一條決策路徑開始呈現:“直接清洗東林黨及其他對立派系,透過皇權集中實現快速改革。”

模擬場景展開。崇禎下令削減東林黨在內閣和六部中的影響力,罷免部分重要官員,提拔一批忠誠於皇權的年輕官員。朝堂上反對聲音瞬間四起,東林黨人激烈抗議,甚至有官員當堂冒死上書,狀告皇帝專權。

模擬場景中,清洗的短期效果非常顯著:內閣中異己勢力迅速削弱,皇權得到集中,政策執行效率大幅提升。然而,畫面很快變得陰雲密佈:被清洗的東林黨官員聯絡地方士紳,掀起一場以“扞衛儒家道統”為名的地方抗議浪潮。與此同時,朝中存留的東林黨官員聯合起來,試圖透過彈劾皇帝親信官員,進一步激化矛盾。

最終,模擬顯示的結局是地方反彈愈演愈烈,社會秩序逐漸崩潰,朝廷陷入長期動盪。

模擬結果旁浮現一行文字:“短期內皇權集中效果顯著,但清洗派系引發地方反彈,三年內內政崩潰機率為65。”

崇禎的眉頭緊鎖:“強硬手段雖見成效,但後果卻難以承受。”

第二方案:溫和調和黨爭

徑直點選了第二條路徑,光幕上開始演示另一種情景:“透過溫和調和手段平衡黨爭,逐步削弱矛盾。”

畫面中,崇禎並未直接清洗東林黨,而是透過頒佈惠民政策吸引朝臣支援。他在朝堂上刻意不偏不倚,對東林黨與其他派系提出的意見都予以回應,並暗中提拔一批年輕、務實的官員,以削弱既有派系的力量。

在模擬的第一年,黨爭的表面矛盾有所緩解,內閣運轉效率略有提升。然而,畫面繼續演示,東林黨雖然不再公開對抗皇權,但內部依舊在培養新生力量試圖奪回朝堂主導權。

模擬的第三年,隨著一批忠誠於皇權的新官員逐漸嶄露頭角,東林黨與其他派系在權力爭奪中被稀釋,內閣逐漸呈現出務實高效的局面。儘管這個過程較為緩慢,但最終效果顯得更為穩定。

模擬結果顯示:“溫和調和黨爭路徑短期效果有限,但長期內內閣效率提升,政策執行穩定,十年內大明內政崩潰機率降至20。”

崇禎鬆了一口氣。這一方案顯然更加可行,但也需要更多的耐心與佈局。

綜合分析與最佳化建議

“系統,你是否可以整合這兩種策略,提出一個更優方案?”崇禎試探性地問道。

光幕亮起,模擬生成了一條綜合路徑:“溫和調和為主,結合關鍵時刻的強硬清洗。”

模擬畫面中,崇禎首先採取溫和手段,維持朝堂表面的平衡。同時,他暗中整頓六部,逐步替換掉一些關鍵位置上的東林黨官員,安插忠誠於皇權的人才。在此基礎上,接著透過釋出惠民政策、賑災舉措等緩解社會矛盾,讓地方士紳無從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