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新拿著那份名單琢磨了大半天,白小柔的話一直在耳邊迴響。

他心裡明白,現在這局勢,光靠自己一個人撐著確實有點吃力。

跟白小柔合作雖說有風險,但眼下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訊息傳得比想象中還要快。第二天一早,小區公告欄前就圍滿了人。

王嬸拉著孫子擠在前面看,嘴裡唸叨著:“這下好了,衛哥和白小姐聯手,咱們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旁邊有人接話:“是啊,以前總覺得白小姐高高在上的,沒想到還挺關心咱們這些普通人的。”

聽到這些議論,衛新心裡暗自得意。他特意讓老李頭把值班表貼在最顯眼的位置,就是要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決心。

果然,居民們對這個新組合的接受度出乎意料地高。

白小柔也沒閒著,她帶著幾個志願者挨家挨戶走訪,瞭解大家的需求。

在3號樓,她遇到了前幾天還在背後說她壞話的劉阿姨。

劉阿姨見她親自上門,臉上有些掛不住:“白小姐,那天我說錯話了,您別往心裡去。”

白小柔笑笑:“沒事,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互相理解最重要。”

這種親民的姿態讓白小柔的口碑直線上升。衛新看在眼裡,心裡卻保持著警惕。

他知道白小柔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贏得民心,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方式建立起自己的情報網。

不過只要她不越界,這些舉動倒是正合他意。

安全措施落實得很快。張鐵柱帶著人在各個出入口安裝了監控,王大勇則負責組織應急演練。

有一天晚上突然拉響警報,居民們按照預案有序撤離到安全區域。

事後證明是虛驚一場,但這次演習讓大家心裡都有了底。

“衛哥,這幾天巡邏隊抓到兩個可疑人員。”老李頭彙報情況時說,“都是想混進來的探子,看樣子是衝著物資來的。”

衛新點點頭:“繼續加強排查,特別是那些新搬來的住戶。”

他轉頭看向正在整理物資清單的白小柔,“你那邊志願者的工作開展得怎麼樣?”

“挺順利的。”白小柔放下手中的筆,“我已經組建了三個志願者小組,分別負責物資分發、安全巡查和後勤保障。

這些人雖然沒什麼經驗,但積極性很高。”

衛新心裡清楚,白小柔這是在培養自己的班底。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做法確實有效。自從有了志願者幫忙,物資分配更加公平透明,居民們的怨言少了很多。

“對了,”白小柔忽然想起什麼,“我建議每週開一次居民大會,讓大家提提意見。

這樣既能及時發現問題,也能增強凝聚力。”

這個提議得到了衛新的認可。第一次大會就在小區廣場舉行,來了不少人。

有人反映北門的照明不夠,有人提出希望增加巡邏頻率。

衛新都一一記下,並當場安排人跟進解決。

會後,王嬸拉著衛新說:“衛哥,你們這個雙領導模式真不錯。

白小姐心細,你能鎮得住場子,我們這些老百姓心裡踏實多了。”

聽到這樣的評價,衛新表面不動聲色,心裡卻鬆了口氣。

他知道,在末世這種環境下,人心是最難把握的。

但現在看來,和白小柔的合作算是走對了路子。

不過他也注意到,有些人還是持觀望態度。比如住在5號樓的老周,每次開會都坐在最後面,從不發言。

衛新特意讓小芳留意了一下,發現老周經常和一些陌生人接觸。

“這事你盯著點,”衛新叮囑小芳,“但別打草驚蛇。